第163章(2 / 2)
钱满从荷包里拿出几块银锭子,这还是她攒下来的零花钱,今日走的匆忙,身上也没带多少,这些应该也能支持她们回到故乡去了。
妇人一开始死活不肯收下,“我们已经受了小姐的恩情了,这银子切不可再收下…”
“你们两个大人可以活下去,可是还有个小儿呢?这一路你总要买些羊奶给他喝吧,他还这么小,也吃不了其他的。”
妇人想到自己还在襁褓里的孩子,顿时心软,接过钱满递过来的银子,硬是跪着给她磕了几个头。
“出门在外,且如今世道也不算太平,切莫将银子暴露出来,恐遭歹人抢夺!”
“抢夺事小,万一起了杀心那就是我之过了。”钱满又再三嘱咐她道。
那妇人也知,点头应是,见她将银子藏好,钱满才放下心来。
又过了几日,镇上有人传来消息说是支援的粮草运过来了,粮铺近几日价格纷纷回转。
山南饥荒终于算是彻底控制住了,连带着折腾的周边郡县也纷纷恢复了往日的景象。
不过这段时间里因饥饿死去的难民却是不可数,从山南一路走来,沿途都有尸体,及至走到了安西,进城后饿死的也不少。
好在官差来的及时,将尸首集体掩埋处理掉,不然天气炎热下恐引起大疫。
街道各处还进行了冲洗,连钱满家的铺子也不例外,王氏她们早早就去了铺子里,先是将各处清理冲洗一番,再是打开窗户通风透气。
此事解决的如此之快,在朝堂上也引起了轩然大波。
朝会上,有大臣上奏道山南的事之所以能如此平静解决,其中安西城知州王德发应算头功。
“皇上,正是因为王大人发现了野葛根能磨成粉,用葛根粉做成的馍馍还能饱腹…”
“有了这些,山南的流民才没能让安西城大乱,王大人此举可以说是大功一件啊!”
“王大人乃我辈楷模啊!”说话的正是王大人亲长兄那一派系的官员。
而此时安西镇上,钱满和山居书院的大名早已传遍了镇上,她如今大小也算是个名人了,出门甚至还会碰上有大爷大妈给她送鸡蛋的。
“你是不知道,最近我爹铺子买猪肉的人可多了,大家都知道我爹闺女朱喜儿是山居书院的学子!”喜儿拍着胸脯,自豪地说道。
“咱们山居书院总算是能被人接受了…”玉娘叹口气道。
岂止这些,这段时日镇上的百姓甚至将钱满视为神仙下凡,还张罗着要给她立生祠,还是钱满百般推拒才最后没动工。
钱满不由苦笑道:“咱们总算是苦尽甘来。”
稍晚些,李老太爷府上的人找了过来,钱满有些奇怪,李老太爷好几年没回安西镇了,怎么他府上的管家突然来找自己?莫非是马场那边出啥事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