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支柱(2 / 2)
秦露看不惯了,说:“王书记,甭听他放屁,历史不较真,那日本侵略我国就能叫大东亚共荣,美国插手南海就能叫维护航行自由,这是历史老师吗,比卖国贼还可耻!”
韩少波从电脑后探出头正想回一句“你才可耻”,看见秦露逼人的眼神拉开了吵嘴的架势,乖乖地缩回去。无论他多会讲故事,都架不住秦露的一句反问,她好像是他的天然尅星。学校领导真是慧眼独具,王文彬感叹。
饭后,老支书来了,显然还搁记买收割机的事,这老头儿看准的事,若商量不出结果,睡都睡不好。他上了年纪,少睡几小时没感觉,可苦了文彬,被他生生地摇醒,揉着眼睛还得给他倒水。
韩少波依然鼾声雷动,吵得老支书都想捶他一拳。文彬将老支书拉到台阶上,老支书气呼呼地问:“这样,你还能睡着?”“要不是头一次,习惯了,反正半个月他才来住三五天,忍忍吧!”“我也扰你休息了哇?”“没有,”文彬笑着打着哈欠,他是真累了。
“不说了,你还是休息哇!”老支书想往起站,文彬拉住他,“我还能睡着吗?”老支书笑了笑说:“小王,咱们先将合作社成立起来,以合作社的名义可以申请一部分贷款。如果还不够呢——”老支书停下来狡黠地望着文彬。
文彬接道:“我再回学校申请些支助。老支书,申请支助倒没什么,只是这贷款得靠合作社还,合作社哪来的钱,还得每家每户集资,谁愿意为集体出钱呢?关键是谁当这个社的法人代表,你不能,我不能,村里谁还有这个觉悟?我是愁这。”
是啊,老支书吸了一口旱烟陷入了沉思,他也愁这个问题。自儿子没了,老支书又开始抽旱烟,听刘大爷说,以前老支书戒过几年,主要是咳嗽得厉害,早晨起来吐的都是绿痰,老伴儿管得紧。儿子没了,老伴儿也没了管他的心情,他也借抽烟解解心烦,解解愁。
“小王,不管怎样,总得试试。难道刘家沟没有你我,工作就不开展了吗?我觉得还有能人,有能人用不起来,就是咱俩的责任了。”
话虽如此,可大半年里,王文彬真没发现哪个人站在集体的角度考虑问题,他其实对成立合作社满怀希冀,只是一想到慰问时,贫困户与非贫困户因为一小袋米争得面红耳赤,就怎么也乐观不起来。
文彬异常佩服老支书,三十年了,还能保持这样积极奋进的心态,真像村前那棵老榆树,风吹雨打虽加重了他的老迈与沧桑,但同时也增添了他的稳重与坚毅。
他立在那儿,刘家沟永远有一片绿色,一根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