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十方宗门(1 / 2)
“……”
闻听此言,陈念久垂手低眉,陷入沉思,久久不语。
关于姬霓裳口中所说的李逍遥、宫二先生、夜千寻、杨屠龙等人,陈念久过往从未听人说起过,直到今日,他也不过才从这只言片语中,隐约窥见一丝半遮半掩的庐山面目罢了。
只是一切仍旧模糊,仿佛在听神仙故事一般。
斩墓中八千鬼雄兵;得龙凤麒麟之中的凤凰精魂为本命;南(hǎi)海剑神与东海剑圣于剑道一途上的一二之争……这些事情听起来的确颇为惊心动魄。
但于陈念久而言,更多的却是浓浓的不真实感。
无他,只因为这些人、这些事距离他实在太过遥远。
尤其这许多人中,陈念久唯一接触过的,也只有那个道号不聪、想来俗家姓名当为杨屠龙的小道士了。
然而二人之间,也不过仅有一面之缘,并未深入交谈过,甚至如果不是大憨仙师当日对他提起,说这不聪也算是半个儒家门生,陈念久根本就不会注意到此人。
而既然他连这些都觉得遥不可及,就更遑论那所谓的入隐峰、成为太清宫圣人门下的亲传弟子了。
实在太过遥远。
不过细说起来,自己的这条性命,肯定是那位不聪道士救过来的,此事决不会有错。
滴水之恩,常记于心。
情分这东西,就该记得清楚,哪怕别人不在乎,自己也该时常记挂住,日后寻找机会报还回去才是。毕竟这世上可从来都没有天经地义的东西。
与前者相比,这些才是陈念久更为在意的。
姬霓裳一番话说完之后,便再不多言,只是两眼紧盯着桌对面的这个家伙,像是要捕捉住他神情间的每一丝变化。
有些事情姬霓裳并没有说,比如三日前的及冠礼上,当时偌大北凉王府,无一人胆敢违逆贵为一府主母的萧王妃的威严,愿意为陈念久主持礼会。
而正是因为不聪小道士突如其来的一番胡言乱语,方才让萧王妃觉得抹不开脸面,不得已之下,只得安排祀礼司掌事杨廷山为其主持。
显然,那位圣人高徒的不聪,是有心维护这陈念久的。
姬霓裳当时心有不解,也曾出声询问过身旁的韩叔叔,一个是圣人门下的高徒,一个是北凉王府的九公子,两人八竿子都打不着,那不聪为何如此。
韩叔叔说,一切只因为堪称“万世之师”的姚师,有心要收这陈念久为他的第七位小徒弟。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姬霓裳至今想来,仍有些难以置信。
当今修行界中唯一的一位圣人,竟要收一位名不见经传的陈念久为徒,此事任是谁听来,都会觉得匪夷所思。
不过这句话既是出自韩叔叔之口,姬霓裳并不觉得是无的放矢。
所以刚才她之所以愿意说那么多,除了“你情我愿”地想要为陈念久在悔婚一事上出谋划策,更多的,也是想要从他的脸上,看看能否寻出些蛛丝马迹来。
只可惜,她什么都没有瞧出。
沉默持续了很久,陈念久突然抬头问道:“都说这世上有十方宗门,一宫二殿三宗四门,除却道门祖庭太清宫我算是略有耳闻,却不知余者都有哪些?具体又为何名?”
“……”
看着那双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自己,姬霓裳蹙了蹙眉,神色古怪道:“以你如今的境界修为,虽然算不得多高,但也是货真价实的修行中人了,竟然连这个都不知?”
陈念久没有说话,眼底深处掠过一抹苦涩,轻轻摇了摇头。
人生的前十三年,何谓修行?陈念久并不知道,他所做的,不过是摸着石头过河,方才勉强有了造极的境界。而便算是这等低微初境,也耗费了他足足三年光景。
至于往后的神藏、墟宫等境,还是在西域荒漠的八千里路上,听徐叔叔他们提及过的。
再者,这些年陈念久读过的书虽然不算少,但大多都是从市井书摊上淘换得来,随处可见。
唯一一本能够算作稀缺的道门密档《上邪·天问篇》,还是娘亲生前留下的。
所以于修行之中的许多事情,陈念久真的知之甚少。
而他今日能够拥有墟宫境修为,坦白而言,陈念久只觉得七分梦幻,二分时也命也,以及那么一分的惘然。
姬霓裳见他神态不似作伪,挑眉道:“罢了,念在一碗面片儿汤的份上,本宫便为你解惑一次。”
“所谓一宫二殿三宗四门——这一宫,自然指得是道门太清宫;二殿,其一乃是天启城中的帝都神殿,门中弟子,皆为天子门生,或者你可以理解为,父皇便是帝都神殿的掌教。”
姬霓裳道,“而另外一殿,就是东海剑圣裴旻所在的烧草庐,那庐中有一处大殿,名为叩首殿,指得便是这个。”
“至于三宗,分别是姚府君所在的真武山真武宗、九曲黄河镇下的黄泉宗,以及南疆之地十万大山中的无尽妖域。”
“而四门,则是久居北冥之海的楚家、镇守八百里墨河的陆家、云中仙子为首的缥缈阁、幻影重楼许氏一脉。”
“当然了,除却这十方宗门之外……”姬霓裳声音一顿,看着陈念久道,“凉朔交界五百里外的蜀郡之地,那隐藏其中的玄冥宗,也隐有成为第十一大宗门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