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真凶败露(终)(2 / 2)
仵作出身的他,虽然许多眼力功夫,早已搁下多年,但这并不意味着,验尸一道,偌大北凉四州,就有人能逾越过他这座大山。
“躬亲诣尸首地头,能解尸者之语”,这话可并非空穴来风。
三百六十行,行行皆有万千气象。
验尸一途门路繁多,高低泾渭分明,崔衍绝对算得上是此间宗师,但今日陈念久所展露出的冰山一角,却让他见到了另外一番不同寻常的天地,不由得大为折服。
便在此时,远处的宋长镜突然站稳身形,问道:“九公子既然寻得出杀人之法,那想必对这幕后真凶,应该也能作出判断了吧。”
陈念久并未直接回答,而是问道:“宋大人可知世间修行,有多少法门?”
宋长镜一愣,他虽然不谙修行之道,但与雍帝、北凉王这等大宗师相处日久,很多事情并不陌生,不假思索道:“儒、释、道、兵、武。”
陈念久点点头,平静道:
“儒家修士,纳天地元气,衍生为浩然正气,以胸前膻中为丹田;
佛门修士,修禅宗念力,以百脉之汇作佛息之所聚,识海泥垣宫以为丹田;
道门修士,上善若水,使元气聚为灵泉,以小腹脐下三寸关元为丹田;
兵家修士,最擅阵法,身居阵中,掌一切规则,以战阵中一方天地为丹田;
纯粹武夫,以战养战,擅以杀伐血战打熬体魄,于死地绝境中铸就武神躯,刀斧加身不伤,水火不侵,虽无丹田,但其气机之绵长,为诸家之最。
世间宗门林立,修士多如繁星,却也不过尽归于儒、释、道、兵、武。但宋大人可知道,在这五家之外,另有第六家,三千年前便已隐有开宗立派的迹象?”
宋长镜闻言一愣,下意识望向那一团仍旧未曾熄灭的黑色火焰,凝重道:“莫非就是这鬼气?”
“不错。”
陈念久霍然转身,朝着成礼之殿外一步步走去,每说出一句话,那站在最后头之人的脸色,便不由得更是苍白一分:
“五家之外,另有鬼门修士,以道门功法为根基,另辟蹊径。”
“鬼修不纳天地元气,却以人之三魂:胎光、爽灵、幽精为谷;以人之七魄: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臭肺为食,吞魂啮魄,主修鬼煞戾气。”
“其脚踩大地,善以大地之阴气养身躯,故而脚底涌泉便为丹田。”
说到这里,陈念久突然停下脚步,手掌一招,那此前交予裴宝藏代为保管的木剑,突然发出一道“呛啷”的剑鸣声,青灰光影瞬间挣脱,飞掠到陈念久掌心之中。
一剑在手,他身上莫名多出了一股摄人心魄的森然气度。
陈念久手握木剑,腕上突然一抖,丹田气海之中为数不多的一缕气机,沿着右臂灌输到剑身之上,一时间,剑光夺目逼人。
“丹田为修士贮藏气机之所在,却同样也为脉门,远比寻常位置薄弱,鬼门修士丹田在足底,故而行走之时,不敢完全踏足地面,始终都是踮起脚尖在走,这正是鬼门修士的最大破绽,我说的可对,三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