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圣诏入凉(2 / 2)
虽是文书,并非北凉王亲至,但一众客卿依旧齐声应道。
对于文书中交代的这些安排,他们并无太多讶然,因为事先都已猜测到。
毕竟是九公子行及冠礼的大日子,王府内就算里子明争暗斗,可面子上,一切还是要做的尽善尽美,不容忍指摘。何况,三年前九公子负笈游学,那可是奉旨而行,如今得以归来,圣主那边也定会有消息传来,自然也不可过于简陋。
否则,落得可是北凉王府的名头。
只是……当众人看着黑袍老者依旧手持那张字条,欲言又止的模样,心下一愣,难道王爷还有别的吩咐?
只听又念道:
“按我陈氏族规,及冠礼成,九子当由族中长者亲赐表字,但陛下已有言在先,本王便不再为之。故此,着九子陈念久,当有登藏书楼,入藏兵阁之资格。楼阁之中,一应功法、术法、神兵利器,皆可选用,勿要阻拦。”
“……”
此言一落,大殿内瞬间安静的可怕。
如果说这黑袍老者念出的前半句还在众人意料之中,那这后半句,可当真给所有人当头一击。
登藏书楼,入藏兵阁,这等资格,虽然王府诸子皆可享受,但九公子却完全不同。
自打他十岁开始修行,便从未受过半点殊遇。
王府中对这九公子连修行路上的授业之师都未曾安排过,更遑论是允他登楼入阁。
也正因如此,他前后用了三年,才不过摸石头过河,堪堪入了造极境而已。
但今日,王爷却特地从云剑关外飞鸽传书交代此事,这其中的意味,可就大不寻常了。
一时间,殿内无论是一众客卿,还是陈神昭等人,尽皆面露错愕。连姚仙之都微微挑眉,似乎没想到那位久镇边关的北凉王,竟会有此安排。
“陈庆之……”
萧王妃面容紧绷,左眼中掠过一抹冰冷彻骨的寒意,如天降飞霜,一刹那,让许多试图想要看她反应的客卿,如坠冰窖。
半晌。
萧王妃展颜一笑,眼中霜雪消融,平静道:“既是王爷交代,本宫自当遵从。”
“报!”
她这边刚刚应下,大殿之外,突然又有一道声音高声传来:“启禀王妃,凉州驿丞携天子圣诏而来。”
“圣诏?!”
萧王妃身形一震,十指紧扣的双手,关节处被紧握的通红。
先是陈庆之的飞鸽传书,接着便是天子圣诏,还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可是……
京都天启城距离凉州七千余里,就算是天子诏书,少数也得三月才能送达。怎得时间这么巧,刚好这陈念久今日回府,诏书便送到了?
“王妃,那驿丞说,此圣诏乃是七千里加急,半月前便即送出,今日午时方才抵达凉州驿站,还请您尽快移步接旨。”殿外的通禀护卫沉声道。
“七千里加急?”
萧王妃眼神一抖,禁不住重复了一句。
她霍然转身看向陈念久,沉默了足有三息时间,似笑非笑道:“念久,想不到你今日才回来,王府上下便如此热闹。你就随姨母一同前去吧,若是本宫所料没错,这圣诏该是与你有关。”
“与我有关?”陈念久微微一怔。
不过虽然心有不解,却还是点头道:“就听姨母的。”
……
……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更遑论偌大一座北凉王府。
不过片刻,药王府、护卫府、祀礼司、慎刑司、管事处、佐领处等三府、六司、七处一应掌事,悉数聚于第一院落。
除此之外,更有府中护卫、家丁、婢女千余人,各自跪在原地。
天子圣诏,千人参拜。
大开的中门之外,街道两侧原本才散去不久的百姓人群,再次凝聚了过来。
对于寻常百姓而言,尤其是远离京都的各个州郡、地方,平生能得见一次天子圣诏,都可以当作茶余饭后一辈子的谈资。
而他们,却将要有幸见证两次。
不过让众多百姓失望的是,此次圣诏,并非天子圣使携来,而是通过七千里快马加急,在半月时间内,送入北凉王府。
故而,自然不会如三年前那般,由四大宗师之一的符玺令韩恩,于王府门前当众宣读。
而是萧王妃带着众人将圣旨请至第三进院的中路正殿:太玄殿。
只是——
到底由何人宣读圣诏,又成了一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