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揭榜(1 / 2)
江湛和赵瑄坐在最后,他们两个看着试卷却迟迟没有下笔。
他们两个倒也算得上一等一的奇葩,其余的考生哪个不是胸有成竹,下笔如有神。
只能说江湛和赵瑄这两个关系户显得格格不入。
坐在堂上的考官见江湛和赵瑄那磨蹭的样子就知道没戏。
唯一能让他心中松一口气的就是,还好公主殿下和小郡主没有说一定要让这两个奇葩通过考试,不然他很难做,
陆卿言和江澈写得很快,静妃柳如意也有自己的看法,而且在考试前顾瑶还给柳如意补了不少课。
柳如意边写边想着顾瑶教给她的那些,上面考的题还真被顾瑶猜对了不少。
她却不知这是一个卷王的专属BU FF,每次都能押中不少题。
柳如意想着若是这科举考试让顾瑶来,没准她还真能考个前三甲。
时间在诸多考生的思索中一晃而过。
只有江湛和赵瑄觉得这考试时间也太长了。
他们两个在思索无果后,竟不约而同地在纸上写下诸多诗句。
当然不可能是原创,都是他们背的唐诗宋词。
写完肚子里的那点墨水,便找不到其他的事情可干,于是又只能睡觉。
直到考官站起身说时辰已到,他们两个才松了一口气,然后争相往外走去。
考官收拾试卷的时候,本对江湛和赵瑄没有抱什么希望。
可当他拿起二人的试卷再仔细一看,只觉得有些不对劲。
关于考题,这两个是一点东西都没写。
反而在卷子的空白处写下了千古名句。
江湛的试卷上写下了长恨歌全篇,其中一句写道: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考官一看,心中一惊。
再一看考题:君有错,臣谏否?
江湛答的好像也有点合理,考官思索良久,心中暗想:莫不是举了个反例在隐喻?
考官目光挪开,再一看赵瑄的。
上面写道: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考官觉得这篇写的有点怪,但确实也是在劝谏。
他一时间拿不准主意了,又想到今年春闱江辰南亲自监察。
既然他拿不准,那还是照常交上去让江辰南拿主意吧。
从贡院出去的江湛和赵瑄一同朝着江绾绾和赵星辰走去。
赵星辰问他们答的怎么样。
江湛和赵瑄对视一眼,然后异口同声道:“不知道,但是都写上了。”
………
春闱后的几日,几位朝中大臣和江辰南坐在一间屋子中,开始审阅。
江辰南一张张的看过去,唯独在江湛和赵瑄的试卷上停留了许久。
北齐并没有糊名的规矩,考官看到了江湛和赵瑄的名字,忍不住站出来道:“摄政王殿下,臣觉得江湛和小郡王写得倒是有些道理,但是又有点偏题,臣拿不准主意,还请殿下评断。”
江辰南甚至不用去看试卷的署名,就知道一定是出于江湛和赵瑄二人之手。
这两人也真是的,抄别人的就算了,还一字不落地照搬。
若不是今年是他亲自监察,那其他那些没有去过现代的大臣说不定还真被这两个给糊弄过去了。
江辰南把江湛和赵瑄的试卷专门挑出来放在旁边,“他们两个,落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