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四行仓库(2 / 2)
“不好意思,同志,你能说普通话么?”
“阿拉听不懂沪海话。”
眼露迷茫的康思杰摆弄着只知道的‘阿拉’这个词,
还不忘自己脸上带着一本正经的模样。
霎时,车上听到的人都望了过来。
小青莞尔而笑,样子真好看。
面前的一张没有浓妆艳抹的脸面,纯天然的白嫩脸颊红晕起来,
像是给康思杰炯炯有神兼带有些侵略性质的眼光,有被冒犯了。
小青有些羞涩地看向了康思杰手里拿着的地图,问道:
“同志,我是问你去哪里?”
康思杰余光看到小青周边的人都看了过来,心里有些警醒地从兜里掏出张票子,城市里不比农村习俗,‘有人’要注意言行举止。
“我想去四行仓库。”
现在这个年代可是有“流盲”罪名的,可不许随便对陌生女性乱放电,或是发明些不符当代价值观的物品,像是凶兆等物。
当然,洋大人随手带进来的“bar”,那是现代发达国家创造的具有先进文明性质的产物。
不可同比而论。
“你可以从望江路口下车,过了十字路口,再到马路对面转12路或38路公交车,”
“在光复路下车就到四行仓库了。”
“好的,谢谢。”
接过小青找回来些零钱与车票,康思杰点头表示感谢后,赶忙钻向车头方位,一方面远离是非,一方面观摩另一位名人。
当然只是跟后世的那位唱“铁疮泪”长得一样的名人。
此时的小黄年轻得过分,21岁的他,身材还没有后世那般臃肿,小巧玲珑的长相,像是时下的小鲜肉,符合国人的审美。
康思杰也不敢多看,看了几眼侧颜,就转看向窗外,时间长了给误会可不得了。
待听到他声音嘶哑、有气无力地报出站名,康思杰下车,朝向往计划之外的地方。
下车之前康思杰忍不住还向驾驶位的司机小洪偷瞄了几眼,
跟小青一样,都是土生土长的青春靓丽的当代青年。
真令‘有人’赏心悦目。
一路兜兜转转,来到了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
当年四间银行—金城、中南、大陆、盐业共同出资建成的仓库,
故称为“四行”仓库。
整个仓库呈梯字型,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六层建筑,宽处有60余米,纵深有50余米,高度20余米,占地约0.3公顷。
此处是抗日战争中“淞沪战争”的最后一仗,也是打出了国人军队壮烈、英勇奇迹的一仗。
一开始便婉拒逃避到对岸租界里苟且偷生;
舍生取义的敢死队员陈树生,从六楼跳进日寇队中同归于尽;
年仅14岁的女童子军杨慧敏,不畏生死,冒着战火,从对岸泳渡送来了国旗;
河对岸的公共租界租界里,时刻传递给军队来自无数国人承托的希望和支持,举起大黑板报敌踪,颂高歌以资鼓劲。
康思杰望着西面墙壁,想起了电影《八佰》,当年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墙面满目疮痍、斑驳脱漏的肌肤和肉体:露出的砖石,黑窟窿,还有密密麻麻的炮弹孔...
感谢先烈!
感谢军人!
感谢有您!
国人都不会忘记,晋元路、晋元公园、晋元中学...
现在的四行仓库,四面都给修补过粉刷过,中央通廊也被封堵住,
里面已是卖家具的,卖文具的场所。
里外都已看不到当年的痕迹,似乎被掩盖住了曾经的悲壮?
不!
谁都不敢忘却!何人胆敢遗忘!
只是做任何事情,皆有主次之分,
现在是集中全民全社会的精力先搞好四个现代化建设。
其余的再徐徐图之。
国人的爱国情怀一直存在心中,
康思杰低着头,用脚尖踢着地面的石块,
看着它滚进了苏州河里,溅不起一朵浪花。
只是嘴巴说说,脑子里想想,有什么用呢?
在后世,此处确实是建立起了抗战纪念馆,
成为了爱国教育的火种: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但是,当下离后世建馆的中间时间太长了啊。
然而,自己毕竟只是个小角色,人微权轻的小人物,
只能在这之前,好好想想自己能做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