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我让你过星期天(2 / 2)
从里窑出来的父子两还在争论着。
“你早早死了这条心吧!”
“咱这光景!高攀不上人家!”
人穷志短的高玉德苦口婆心地劝着自家从小娇生惯养的娃娃。
“谁高攀谁啊!”
“你们一辈子没出息...”
“我的事由我做主!”
“你别管!”
似是给父亲软弱的话语激怒了,高加林拿了工具,就冲冲地离去。
留下不知所措、伤心无力的高玉德夫妇。
...
怒气冲冲的刘立本来到了高明楼家,本想让亲家出些主意,整治整治没有王法的高玉德父子俩,谁知倒给高明楼一顿劝阻。
“在这一条川道里,能顶上他的,可不多哩!”
“...说我们是大能人、二能人!将来村里真正的能人是他!”
“不瞒你说吧,我听见这个事啊,倒是挺高兴的!”
听到刘立本蛮横地想要砸断高加林的腿,想去做违法犯罪的事,大队支书高明楼冷冷地说道:
“切!看把你‘能’的!”
“小心公安局的法绳!”
...
“吴老师。”x3
康思杰面带微笑地看着这几个小学生,背上的书包都还没放下,
就让家长赶到了康思杰的窑子里。
“高小杰,高思远,高小斌,”
“你们三个跟我说说,昨天夜里九点多,到处都是黑咕隆咚的,你们躲在坡下的草垛里干什么?”
“吴老师,没做什么...”
三个人对视了几眼,由向来胆大的高小杰先做了试探。
“说出来吧。”
“还是你们喜欢给家长打的屁股开花或是罚抄十篇《千字文》?”
“昨晚我们想去偷西瓜...”
三人老老实实地说了出来,知道吴老师不好欺骗。
另吴老师说让家长打屁股,家长肯定会打。这已经是证实过的实例。
“嘴馋嘛,这是很正常的。我小的时候也嘴馋。”
康思杰将声音放轻放缓了点,
“吴老师你也偷...”
“高小杰,你和高思远,高小斌,是不是好朋友?”
“高思远,你和高小杰,高小斌,是不是好朋友?”
“高小斌,你和高小杰,高思远,是不是好朋友?”
“是不是?”
康思杰打断他的话,声音放大了,连续发问。
“是的,吴老师,我们是朋友。”
“嗯,但是你们的所作所为不像是朋友间应该做的事。”
“昨天夜里乌漆嘛黑的,你们三个跑到坡下去偷西瓜,”
“如果你们当中有一个不小心受伤了,另外两个会不会感到难过内疚后悔?”
“高小杰,你说,如果昨晚高小斌不小心摔断腿了,你会不会感到难过内疚后悔?”
“会难过内疚后悔是吧...”
听到有个小娃娃不服气地回话,康思杰仍是耐心地解释一番,
“咦,你说有你看着,肯定不会出事?”
“你们偷西瓜,如果守夜的胜国爷察觉了,朝你们大喊一声,”
“你们会感到害怕吗?”
“先别不服气,你们肯定也试过晚上吓人的事,”
“如果你们都受了惊吓,逃跑过程中不小心有一个人受伤了,”
“剩下的两个人,肯定会难过内疚后悔,并且难过内疚后悔伴随着你们一辈子。”
“所以,有些事情,像是偷西瓜,这样的事不值当去做。”
“我就是听说过有这种情况发生,所以才叫你们过来...”
知识经验是要不断地传承下去,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为了加深我所说的话传递给你们的印象,”
“你们明天开始,三个人一起,花半个小时去帮德胜爷爷喂驴,”
“星期天花一个小时陪德胜爷爷去放驴减膘,”
“与德胜爷爷相处一起,”让你们体会一下,身体不便的人是怎样生活的。”
“最后想象一下如果你朋友受伤了成这样,你会怎样对待他?”
自古以来,教育后代始终是一个大课题。
古有曾子杀彘,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
今有着名刘姓教育家在他出国留学的女儿旅行包里,放计生用品。
然而,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适用的教育方法也不尽相同。
没有绝对的方法,只有相对的引导。
不过,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信奉的多是棍棒底下出良才。
小孩子偷东西,打完就有用吗?小孩子身体受了伤痛,就知道悔改了吗?
或许应该试试用其他方式方法。
只是......
康思杰在院门口目送三个小学生,心里也在想许多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