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张添的安置(1 / 2)
过了端午,许禾和许老四就准备去沙溪村了。除了给许家众人准备的节礼,许禾另外给许老三和即将进门的新嫂子准备了一份新婚礼物,是一套绣了百合的红色丝绸床上用品。另外给张巧芬准备了一份金耳饰,不是许禾小气不愿意准备更值钱,只是考虑到她毕竟是出嫁女,许家还有几位嫂子肯定也会准备给新人的见面礼,她没有必要去压过嫂子来显出自己。
棠州到安阳县的路,许禾一家和许老四一行人都是走熟了的,甚至路上打尖住店的伙计都记得他们了,走的也是很悠然放松。唯有许岱和秀娥两个孩子颇有些不自在。
虽说早已经知道他们亲爹要再娶了,但真到了这时候,心里还是忐忑的,许禾与许老四怎么会看不出来,但这种事儿,他们说再多,也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只能等他们自己想通了。
到达许家这一天,离许老三的婚宴还有两天,见着许禾与许老四回家,许家众人都高兴的不行。
几个嫂子好几个月没见着儿子女儿了,也都想念的很,许二嫂拉着秀丽,许四嫂拉着秀红,秀娥被许大嫂拉了过去,娘几个凑一起说话,许大嫂就感慨,“还别说,这几个丫头这回去棠州读了一段时间的书,这人看着真是不一样了,我也说不上来,就是感觉更精神了些,娘,你说是不是?”
许老娘笑眯眯的点头,解决了三儿子的婚事,她老人家人逢喜事精神爽,正在兴头上呢,听了大儿媳的话,还真仔细看了几个丫头,然后认真点头,“可不就是,要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秀才家的姑娘,而不是猎户家的姑娘呢。”
许禾心中了然,这其实也是唬人的,学识这种东西要靠勤学苦读去积累,但像礼仪规矩却可以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再加上长期处在一个氛围里,可以速成,唬人是没问题的。书院里的礼学这门课最先教的就是日常行为礼仪,这么一段时间的教习练习,学生的理解能力再差,也能练出肌肉记忆了。
许二嫂尤其高兴,家里秀慧作为大姐已经出嫁,接下来就到了她女儿秀丽。以往不显,如今她敢说这村子里,就没几个女孩子比她家秀丽更出色了。想到往后每人踏破门的场景,许二嫂美的笑出了声,十分推崇书院,“不说日后能学到什么,就说现在这样子,这书院就值得去。”
都是有儿有女的人,也看出了许二嫂的念头,只能说这就是妇人们最实在真实的想法,如今送女儿去书院的,大多都是为了学门手艺,将来在婚嫁市场更占优势,这也说不上好与不好。送孩子们来书院的是父母,可将孩子们教成什么样,却在于夫子。
孩子们回了家,就像鱼儿进了水,更自在了,不是姑姑家和书院里不好,不过是家里更熟悉罢了。小伙伴们聚集在一起玩耍,因着许老三的婚事,家里准备了不少零嘴点心,孩子们拿些出去分给小伙伴,立马就能聚集一票人一起玩游戏。宋瑜宋瑾大了几岁,许家的孩子们也多了见识,知道的游戏花样也就更多了,就是待在家中,也能听到孩子们玩闹叫喊的声音,一时之间,倒是让沙溪村热闹的不行。
许禾属于孩子该玩的时候绝对不会多插手的家长,孩子们玩他们的,她就被许老娘拉去说私房话了。在许老娘心里,闺女自来比几个儿子聪慧,这些年又在棠州,多了见识,就更不一样了,于是遇事儿就爱和闺女唠嗑,“之前不是和你说过张家的情况,就剩下巧芬和她侄子张添,这张添年纪和秀娥相仿,当时我请了人偷偷去问巧芬的时候,她其实还是放不下她侄子,不想嫁人。但张添那孩子懂事,知道再耽误下去,他姑姑怕是真要做一辈子老姑娘了,硬是说服了他姑姑嫁人。那孩子还和我请去的媒人保证,往后他自己就能养自己,绝对不拖累未来姑父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