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靴子落地(2 / 2)
要不说呢,事情难不难,那要看谁办。
朝阳中心校领导又来王周小学开会了。
朱淮川被调到野沟小学,这是沂阳县最偏远的一所山区小学。
之前,连周校长都没听过有这样一所学校,还在野沟山的那一边呢。
朱淮川参加了王周小学最后一次教师会议,其实他一共就参加过两次,另外一次就是业务考核那次。
中心校领导要求,全体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不信谣不传谣。说处分决定没下来之前,有人造谣传谣,这是很不好的现象,以后决不允许出现这种情况。
“朱淮川同志,身上确实有一些缺点和错误,但只要改正,就是一个好同志嘛。希望该同志,到新单位后,努力改造自己,积极工作。这次,县里的决定很英明,让该同志到山区小学锻炼,体现了治病救人的方针。”
最后,这位领导总结道。
朱淮川暗暗竖起大拇指,当然不是为这位讲话的领导竖的,而是为朱怀川竖的。
这办事效率,杠杠的。
之前虽然估计不会有什么问题,但靴子只要没落地,心里还是惴惴的。
现在,心终于可以放到肚子里了。
朱淮川始终认为,这是件大好事,不符合规定还是大好事。
无论对个人还是对教育事业,都是有利无弊的。
他自己并不喜欢当教师,赖在岗位上,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而朱怀川,是那么迫切地想当老师,是那么地热爱教育事业,有了这个平台,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对于教育系统而言,少了一个三心二意混日子的差教师,多了一个全心全意积极进取的好老师。
这也是朱淮川安慰自己的理由,不这样安慰,他有点负罪感。
令朱淮川奇怪的是,即将离开混了两年的王周小学,他竟有些不舍。
周校长、潘金廉主任,以及其他老师,今天对他都很客气,说着“常回来看看”之类的话。
最后是周校长把他送到校门外的。
“朱淮川同志,对不起,答应你的事,我没有做好,闹得流言蜚语满天飞,给你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我向你道歉。”
周校长一脸真诚,“作为老大哥,我还是要对你说几句,到了新单位,你一定要吸取教训,好好工作,凭你的业务能力,不出三年,你就会调离野沟。我等着你的好消息。”
“谢谢周校,谢谢!这两年给您带来很多麻烦,临别时,请接受我一次真诚地道歉。”说着,他郑重地向他鞠了一个躬。
“今后,无论我干什么工作,都会老老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做事。山水有相逢,我们的友谊长在。”
根本就不是那个混球,根本不是!
周校长震惊至极,他这样对自己说道。
回到家,朱淮川看到父亲和姐姐,都喜气洋洋的,知道消息比自己走的快,他们应该已经得到消息了。
晚饭时,父亲主动从床底摸着了一瓶平烧,给儿子、闺女和自己都斟了满杯。
老人家未语泪先流,老朱家,逃过了一劫,逃过了一劫了。
以前,闺女懂事,儿子混球;现在,儿子也懂事了,变好了,浪子回头了。
他太开心太高兴了!
“今天,是我们家的大喜之日,儿子,闺女,来,陪爸干一杯。”
朱父举着酒杯的手,微微颤抖着。
没办法,太激动了,抑制不住啊。
喝着,喝着,朱海波哭了,朱淮秀哭了。
朱淮川也哭了。
多好的老爸多好的姐,多么温馨的一家人。
那个混蛋竟然不珍惜。
今生,一定要给他们幸福,为他们人生带去高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