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秀到深处情也真(2 / 2)
司马立马安排手下小吏去买盐购猪。
队前流民们听了小皇帝如此讲,往后一传。
所有人更是不再拥挤。
都静静候着,谁不想喝那掺了猪肉盐巴的厚粥。
反正已经饿了这许多天,也不在乎多等一会了。
刘箕把孩子送回其母身边问道:“你家还有其他人吗?”
“家中老人体弱,没出青州地界就先亡故了。
后来我家男人一路寻些草根树皮,蛇鼠之类,也是紧着我们娘俩先吃。
他自己渐渐衰弱。
最后也、也没撑到这里。
现在,就剩我们娘俩相依为命了。”
妇女满面戚容回道。
女孩重又趴回阿母身边,听她讲到父亲。
奶声奶气地叫了起来:“阿母,阿父呢?我要阿父,我要阿父。”
刘箕叹了口气,离开抱在一起啜泣的母女,转身登上粥锅后面的小台。
“乡亲们。”
刘箕实在不知道怎么称呼这些百姓,就用起了这个百搭的称号。
“我是当今的皇帝刘箕子。数月前得州郡奏报,朕就恐青州会有旱灾。
无奈朕尚且年少,未曾亲政。
只能动私库存些粮食以备不虞。
是朕对不起你们啊。
这些存粮,既不够用。
朕现在就去各皇亲处借粮,务必不要再饿死一个百姓。
虽然你们要去之地和后续设坊增屯,朕也插不上手。
但是朕会备下耕牛、种子等生资物品。
央这有司发放给大家。以期顺利度过灾年。”
“谢陛下,陛下万岁!”流民百姓又跪倒一片,山呼万岁。
一旁的大司农署司马直乍舌。
陛下刚刚要掏私库的钱买盐巴和猪肉。
这转回头就把耕牛、种子的功德算在了自己头上。
大司农衙署钱紧,除了一部分付给了皇帝的私库。
另外就是用于购置耕牛、农具、种子了。
皇帝这一通话一说。
以后谁再跟灾民讲,耕牛种子是大司马下令安排的。
恐怕不但没人信,反而还得挨骂。
刘箕演讲完,下来立马安排一名士兵护着黄德。
先去未央后殿取些钱,来支付盐巴和肉钱。
他准备后面几天,陆续把左咸付给他的钱都贴补到流民身上去。
要这些钱,实在良心不安。
再说,自己这名声可也赚够了。
总不能便宜尽占。
刘箕等人在百姓如山的称颂声中起驾,继续赶往另外一个关隘。
“杜迁。”刘箕敲敲车厢。
“公子,有事吩咐?”杜迁勒停马车,回身道。
“你带个兄弟,速去刚刚那群流民必经之路上候着。
等押运的官兵到了。
你拿官身符牌,悄悄把刚刚那对母女要了来。
送到太平峪去。
让赵朋看顾着点,好好安置。
如果她们进了阳陵,我们就插不上手了。”
“可是公子,她们就母女俩,家中无有青壮。
接到峪中徒增负担。
流民中,像她们这样的太多了。
我们根本管不过来。”
听了杜迁的谏言,刘箕眼中的光黯淡了下来。
他心里,何尝不知道这些道理。
只是,实在无法忘掉那孩子充满渴望的眼神。
和那声奶声奶气的:“饿!”
孤儿寡母。
到了流民营,能支撑下去吗?
“这些我晓得,按我吩咐去办吧。”
刘箕拍了拍杜迁的肩膀。
杜迁不再多言,招手带了一名士兵打马而去。
“唉!”刘箕叹口气。
能救一个是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