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成军“龙禁卫”(2 / 2)
院门开着,满地的山货都已不在。
李勇蹲坐在院中,面前放了块麻布,里面包着一小堆铜钱。
看到姚氏母女二人回来,李勇起身道:
“姚婶,这是各家后宅采买付的山货钱。
我也不知数量可对都在这里,您点收一下。”
“你这孩子忒实诚,我不是让你收了钱自己拿了回家去吗。”
姚氏埋怨着,同时心里有些悔。
现在儿子没事,这山货生意还可以继续做下去。
今天嘱咐李勇给宅院采买们推脱了生意,明日过去如何再说。
“这是姚婶的钱我怎好拿走。”
李勇又低声道:
“今日我自作主张,没和各位采办大人们说姚婶不做山货生意了。
以后姚婶若是不便。
让胜哥和珍妹每日收了货,我来跑腿送去即可,多少也是份进项。”
姚氏闻言大喜:“哎呀,今日真是处处逢贵人。
没说正好,婶子以后这山货正常收送。
你胜哥的官司已经了啦,他没事了。”
“没事了?”李勇疑惑地挠挠头。
“今日在羽林营我们也遇了贵人,他帮你胜哥消了案子,以后没事了。”
姚氏想这事不好细与外人说,就随口解释了一下。
“那太好了。”李勇闻言又惊又喜,人也放松了下来。
原来心里因为自己间接害姚胜吃人命官司的负担也没了。
“小勇你等等,婶子去弄些饭食你吃了再走。”姚氏说着就要去厨下煮饭。
李勇忙摇手道:“不了姚婶,今日出来时间长了再不回去怕爷爷挂心。
再说如果太晚,城门闭了就麻烦了。”
山民都是住在城外,回去晚了确实不便。
想到此处,姚氏就未坚持留他。
姚氏转身取过钱袋,点了大概齐雉、兔的钱塞到李勇手里。
李勇也未推辞,揣了钱告辞而去。
那边姚胜等人出营报讯,刘箕跟着孔永回到中郎将衙署。
依然是刘箕、孔永入内,黄德把在门口。
孔光面沉似海,跪坐在内堂案几前。
看到二人进来,孔光作势欲起:“陛下今日这戏做的可还满意否?”
刘箕赶紧上前,扶着孔光道:“老太师安坐勿动。满意,太满意了。”
“只是太师今日颇受委屈,改日朕请太师喝酒赔罪。”刘箕讪笑着。
“还是赶紧安排正事吧。陛下把人挑够了,我好交差回府。”
孔光被刘箕弄的哭笑不得。
“这剩下的人选?”孔永问。
“你这羽林卫,除了羽林孤儿还有六郡良家子。
我本意是招三什兵丁即可。
今日我已许那杜迁为卫队丞,姚胜、蒋兴各为什长。
那两什兵丁,就由他三人在羽林孤儿中挑选。
另外一什,我想要用从六郡征招的军士。”
刘箕停止调笑,正色对孔永道。
“一营军队最怕松散,这羽林孤儿和六郡募军虽同属羽林卫,但有泾渭分明之态。
我这数千人马,将两种兵员打散成建犹不能绝此患。
陛下这几十人还分招两处。不是故意给蛋壳上留个缝吗。”
孔永有些不解。
“让蚁虫盯着这蛋的缝,总比让它天天想着整个砸了蛋强。再说你怎知这缝中,不会流出毒来反噬蚁虫一口。”
刘箕意味深长地笑着讲。
孔永闻言挠挠头:“但凭陛下吩咐。”
孔光抬起眼皮,瞄了一眼刘箕心道:
“这小皇帝真是有些心思,就是有时也太浮浪了些。”
“六郡兵卒中可有可用之才?要才品并重的才行。”刘箕问孔永。
孔永摩挲着脑袋,思索起来。
“才能放后,人可靠要紧。”刘箕又嘱咐了句。
孔永边思量边道:“上郡张家有个分支旁系的庶出子,名唤张允。
张家本是世家,自有家仆代役,勿需本家出丁。
不过上郡苦寒,世家也无甚深厚产业。
这张允旁系庶出,亲母又已过世。留在上郡挣扎也无前途,就自报名入了南军羽林卫。
此子人品身手俱佳,是个可造之才。”
“嗯,不错。多谢孔将军割爱。”刘箕点头道。
能入主将法眼的士卒,肯定差不了。
“这样你自安排人通知那张允。就说我随机点中了他的名字。
委他为亲卫队什长,也让他自挑选六郡募卒十人。
明日一早随杜迁三人,来未央宫少府挂籍报到。”
刘箕看孔光坐在一边,迷瞪着老眼。不知道是装的,还是真累了,快刀斩乱麻地吩咐。
早点结束,送老爷子回家。
管他回去抱如夫人,还是打拳耍剑。
只要不在自己面前迷迷瞪瞪的打盹就行。看着像自己不体恤老臣似的。
“这亲卫营入宫后驻扎何处?”
正被皇上在心里体恤的老孔光抬起眼皮问。
“建章宫“九台”,不是有方士道人留下的空房吗。
让少府安排人打扫出几间。以后这亲卫营就驻扎在“九台”。”刘箕道。
“喏。”之前方士道人占据的“九台”改为军舍,不错。孔光心内暗许。
刘箕转头冲着孔永安排道:
“明日还烦孔将军安排文书司马,去少府为禁卫营诸军交接籍册。
朕的亲卫营命名“龙禁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