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大司马府(2 / 2)
“皇祖母。”刘箕抓住时机道:“黄德自孙儿幼时便随侍左右,对孙儿最是忠心。不如调他来孙儿身边听用吧。”
“嗯...”王政君沉吟了一声:“那黄德自中山王府到未央宫后,一直也无甚职位。
由他接替李全不太合规制。
不过其一片忠心倒是可嘉,先擢为黄门令随侍你左右。
内宫常侍一职暂缺。而后由太师和少府拟定合适人选,再另行任命。”
话说完后,王政君看着刘箕。
刘箕知她意思,是看自己可满意如此安排?
便赶紧磕头谢恩。
先把黄德搞到身边再说。
王政君见小皇帝大病初愈,身体还需将养。
又勉励了刘箕几句,便在两位嬷嬷地服侍下回了长乐宫。
大司马府内堂。
王莽的母亲渠氏端坐在一张矮榻上。
宫中回来的王莽,正带着家人给渠氏问安。
王莽人虽贪权虚伪,但事母却是极孝。
若无朝廷大朝会,每日领全家给老夫人问安是必做的功课。
渠氏少艾之年便已寡居,而今年近古稀。
望着满堂儿孙。
老太太并没有普通老人的慈爱欣喜之情。
反而沉着脸,面容阴鸷。
王莽原配夫人王静烟,共生四子一女。
长子: 王宇, 次子: 王获,第三子: 王安,第四子:王临。女儿王嬿。
寡嫂王夫人和侄子王光,也一直跟着王莽生活。
长子王宇已娶妻吕氏。
二子王获在哀帝朝王莽蛰居封地时,错手杀一奴仆被王莽逼迫自尽。
三子自幼体弱,当年被二哥一事惊吓后一直精神恍惚,常年卧床。
堂前王莽领王静烟,寡嫂王夫人。
以及长子王宇,长媳吕氏,四子王临,侄子王光,王宇之子长孙王千,给老夫人请安毕。
渠氏屏退众人,留下王莽和王宇叙话。
“莽儿,那小皇帝情况如何了?”
知道王莽刚从皇宫回来,渠氏问道。
“回母亲,皇上仍在昏沉之中。
嬿儿和我哭闹时就在他身边咫尺,都未见他有纹丝反应。
估计大行也就这几日了。”王莽回道。
“嬿儿怎么样了?”听到父亲提起妹妹,王宇赶紧关心地问。
渠氏不满地撇了一眼这个长孙:
“宇儿,你是我王家长孙,以后掌家之人。
岂可一心贪顾私情。
祖母问你,如果小皇帝驾崩,我王家下一步该如何应对?”
“这个...”王宇懦懦的,不知该怎么答对。
正在王宇抓耳挠撒手足无措时,一名男仆急匆匆到门口传报。
“报老爷,光禄勋甄邯大人说有急事登门求见。”男仆规矩地站在门外禀到。
“速速请到内堂来。”想着甄邯这么急忙赶来肯定有要事,王莽赶紧吩咐道。
渠氏知道光禄勋主管皇宫宿卫,此时匆匆前来定有要事密禀王莽。
赶紧带着王宇去内厅回避。
甄邯,字子心。
是太师孔光的女婿,也是王莽的心腹之一。
时年约四十岁许,白面长髯生的是仪表堂堂。
这甄邯原是邰县令,此人甚是痴迷仕途权位。
当年攀上孔光这个位高权重的老丈人,以为抱上了粗腿可以就此平步青云。
谁知孔光为官清正,做事谨小慎微,对自己的仕途一点助力也无。
甄邯无奈,转投王莽门下。
自推举刘箕子登基王莽掌权后。
把甄邯从侍中,奉车督尉,一路推上了光禄勋这一位列九卿的高位。
从此,甄邯是彻底的成为了王莽的拥趸。
对名义上是自己顶头上司的老岳父孔光。也常常是阳奉阴违,不太放在心上。
下人引他到内堂门口后,识趣地回去门房值守。
堂内王莽已跪坐在一张矮榻上,正装模做样的翻看一卷书简。
“见过大司马。”进得内堂,甄邯躬身施礼。
“子心贤弟,在愚兄家中你我何须拘礼。” 王莽赶紧起身,快步上前虚扶了一把。
“贤弟此来,所为何事?”
甄邯眼睛扫视了一下左右。
王莽微微点点头,示意室内并无他人。
“禀大司马,小皇帝醒了。”甄邯小声道。
“什么?”听了消息王莽一惊,赶紧又追问道:“是弥留之际惊觉还是...”
看到王莽惊慌的神情,甄邯不敢卖关子赶紧详细道来:
“早些时候您探望皇上离开不久。
一个张中官手下亲信的小黄门就溜出来,传报给今天在未央宫当值的执戟郎中令司马。
说是皇上忽然醒了。
这个司马也是我手底下平时比较细心的,当时又未下值。
就仔细留意起殿里的情况。
殿里传了膳,不知里面吵嚷些什么。
后来太皇太后也接报而来,张中官被赶出大殿郁郁的回了班房。
最后皇上还出门去了偏殿,那司马远远看到皇上背影,像是已经大好了。
下值后司马就急急到我那里汇报。
属下一听信,就赶紧来大司马您的府上了。”
我刚走一会他就醒了?
那我和嬿儿在殿里叙话时,他是昏还是醒?
王莽想着,惊起一身冷汗。
“子心呐。皇上圣体康复,乃是我大汉之福啊。”
王莽稳下心神后,笑着拍了拍甄邯的肩膀。
“这个。”甄邯讪笑着:“大司马,您看要不要再进宫一探详情?”
“那倒不用。”
王莽收起笑容:
“皇上苏醒一事宫中尚未传出消息。
我今刚从宫中出来,现在贸然再进宫,恐太皇太后猜忌。
你回去也先切莫声张。明日宫中必放出皇上大好的喜讯。
到时候我再入宫。一切等我明日从宫中回来再说。”
甄邯喏了一声,拱手告辞。
王莽也无心思再留他,便唤来管家唐旭亲自送客。
王莽在成帝元年,任光禄大夫封新都侯时有次前往封地,路遇两拨流民伙斗。
王莽当时素好集贤名,便派随从取些食物财帛安抚了两拨流民。
众人得了东西纷纷散去。
其中一个小伙不受财帛,跪拜在王莽面前惟愿追随王莽左右。
此人便是唐旭。
十几年过去了,唐旭忠心耿耿,从一个普通仆役下人,成为了王莽的心腹随从。
待甄邯走后,王莽唤使女请出了渠氏和王宇。
“那光禄勋匆匆而来所为何事?”渠氏刚进到内堂,便急急发问。
“母亲”王莽答道:“小皇帝今天醒过来了,而且应该是身体已然无碍。”
渠氏闻言也是一愣。
正琢磨着小皇帝驾崩后的事宜呢。
这皇上的身体,怎么突然说好又好了呢。
王宇也急忙凑到王莽面前:“父亲,既然皇帝身体无碍,妹妹又占了后宫之位。
不如遂了皇上的愿,同意那卫后和两位国舅到京城与皇上团聚。
即顺了皇上的孝道,也结下我们亲戚之情。”
“混账,愚蠢。”
王莽忍不住吼了一声。
要不是渠氏还在近前,王莽真想一巴掌打在王宇脸上:“那小皇帝外祖卫子豪,曾任卫尉一职,统领京师防卫。
放那两个国舅进京,你哪知京师卫军中,谁曾是当年卫子豪的心腹?
天长日久,卫氏势力死灰复燃。
这朝堂,还岂有我王家立足之地?”
“无论王氏还是卫氏,这天下终归还不是刘家的?你还能自己当皇帝?”
王宇低头不言,内心暗自腹诽着。
渠氏也是一筹莫展,不知该说些什么。
“母亲您勿要伤神,先回内院歇息。儿明日进宫后自有应对之策。”
王莽唤来使女,搀走老夫人。
又转头对王宇道:“你也回你院里去。好好教育我那几个孙子。
自己也多历练历练,以后这王家终归要交到你手里。”
王宇躬身喏了一声,掉转头一溜烟跑掉了。
看的王莽是连连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