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阴晴圆缺(2 / 2)
掏出一串红玛瑙手镯,在她眼皮子底下晃了晃。
冯秋语眯了眯眼,没有伸手要去取的意思。
只是觉得几颗玛瑙在一片莹白中着实有些晃眼。
“你不欢喜?”谢历城眼中兴然尽褪。
她发出一声几乎不可闻的嗤音。
谢历城还沉静在自己无边的魅力中,自然没有察觉。
“许久不曾吃过鱼,不知今日可否能享用。”说着,她目光往结冰的池塘里望了望。
谢历城立刻会意,正要招手唤燕儿出来抓鱼,却被冯秋语制止。
“谢郎亲自抓的才有诚意。”
谢历城正犹豫着,又听她软着嗓音道,“不可以吗?”
谢历城好似被踩到了麻经,身体一挺,朝河塘走了去。
冯秋语打了个哈欠回屋睡觉去了。
晌午,她如愿吃了桂花鱼,却是谢历城为讨佳人欢心,专门去市集买的。
为了抓荷塘的鱼,他好不狼狈。
由市集买完鱼回来,便开始浑身发冷,该用饭的时候,他却躲到靠近后门的小苑书房中,喝整整一碗祛风寒的药。
她的一举一动在燕儿看来,便是对谢历城另结新欢的报复。
不过,倒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此后,冯秋语在燕儿心中,便是睚眦必报的形象。
谢历城这一病,连柳漪洛也被冷落。
只从与他许诺终身后,便不再出门唱曲儿,在家照顾生病的父母难免会胡思乱想。
大雪这日,她带着幂篱,将自己裹得密不透风在谢家门口徘徊好一阵,才看到准备出门买葱油烧饼的眉香。
她急忙上前将人堵住,“你们夫人呢?让她来见我。”
经过焦灼的等待,好不容易碰到个活人,说话的语气着实不算好。
孟风眠并未出现,而是让眉香转了句话给她。
——一切安好,切勿自乱阵脚。
柳漪洛不知道该不该相信她,踌躇了一阵,她问眉香谢历城这几日在作甚?
眉香坦然告知,姑爷生病了。
她心下稍安,这才浑浑噩噩的往回走了。
孟风眠接连好几日也不曾出门,至于外头关于谢历城和柳漪洛的闲言碎语,还是莫紫嫣上门告知。
本意是想让她警惕些,以免遭人算计成了下堂妇。
孟风眠难得显露出紧张来,“若真如此,我亦只能坐以待毙?”
莫紫嫣一听,有些头大,“未到最后一刻,吴氏怎舍得让谢历城踢你出去,若不然,你去探探你婆母的心思。”
她又不放心的叮嘱一句,“今日我所言,你切勿向吴清婉透露半句。”
孟风眠点点头,眼中盛满了惶恐与不安。
“莫要与谢历城起冲突,他若让你不愉快你便去寻吴氏,看在你嫁妆的份上,她也不会让谢历城任意妄为。”莫紫嫣交代完最后一句,才从灵犀苑离开。
孟风眠看着还冒着白烟的茶盏,呐呐道,“谢历城若是知收敛点的性子,这戏要如何畅下去?”
吴氏身边的伺候的张婆子,时常在外采办,但凡有何新鲜事儿都会过她的耳,关于谢历城在外头花边传闻,她至少听到了不下三个版本。
可谢历城在吴氏心目中品学兼优,怎可能有行差踏错之时,所有关于谢历城不好的传闻,都是因为嫉妒。
夜里,庭院的石灯落下满地青霜,泠冷的让人心底发凉。
孟风眠端着静姝煲的乌鸡汤,敲响吴氏紧闭的房门。
前来开门的是张婆子,房门一开,屋内的灯火倾斜而出,笼在孟风眠身上越发的荧荧煌煌。
“哟,夫人来了。”
张婆子一张嘴,对她的不满昭然若揭。
孟风眠只当在路边见到一条拦路狗,她往里探了探头,“今日乌鸡汤可口,媳妇给婆母留了一碗,婆母可要趁热喝。”
吴氏拢了拢鬓角发丝,松塌的眼尾看着有些无神。她招招手,“进来。”
孟风眠直接侧过身钻了进来,这期间未看张婆子一眼,算是藐视到了极致。
将汤盅摆放在她面前,甚至递给她的瓷羹都是新灿灿的。
这般殷切定然有事相求,吴氏也不急,一边前口喝着汤,一边吹着热气。
“媳妇今日才得知,外头关于夫君的谣言四起,心下难安,想要婆母相商。”
“噢。”吴氏心里还是咯噔了一下。
“夫君和柳姑娘……”她眼神瑟缩,似乎不敢再说下去。
“还不是因为你不中用,留不住自家男人,连个蛋都不下,还有脸指责城儿?”吴氏放下瓷羹,横眉冷眼的看着她。
“婆母误会了,媳妇并未指责任何人,只是不想夫君名誉遭人践踏,成为旁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她喘了口气,又说,“倘若夫君喜欢柳姑娘,媳妇可以帮忙张罗此事,多个人伺候夫君,也能弥补媳妇多不足。”
这句话让吴氏听着甚是舒心。
“那姓柳的是何身份,你可知?凭她也配高攀我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