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中毒(2 / 2)
“太后娘娘,舒妃娘娘还跪在殿外。”王保躬身禀报。
邱太后正闭着眼睛念着佛经,听闻禀报并未睁眼,而是淡淡地说:“她爱跪就让她跪着吧。”
“是!”
与此同时,琼华殿里宋柔儿正对着铜镜梳妆,听闻舒妃请罪,嘴角漾起一丝笑:“我倒小瞧这柳青霜了!”
“娘娘,这人虽然是舒妃送去的,但她整这么一出负荆请罪,最多也就是个失察之罪。”
“她若这么快就败了,本宫反而没了乐趣。毕竟是生了皇子的人。”宋柔儿指了指桌上的碧玉簪子。
宫嬷嬷立马拾起递了过去。
“娘娘这次想借太后的手敲打舒妃着实高明。不过太后只让她跪在殿外,也没直接仗毙舞月阁的人,颇有些息事宁人的样子。”宫嬷嬷说出自己的疑惑。
“那老太婆在这宫里待了五十多年,能在先皇去世后,帮皇上扫清前朝后宫那些虎狼,顺利登基,岂是你我可以小瞧的。她这么做不过是想引蛇出洞罢了。这次宫里怕是又要大清洗一波了。”
“娘娘,那我们……”
“既然火只烫到了手,那我们就添把火,看看能不能烧焦一只手。我记得那大理寺主事是我爹的门生,你亲自去趟大理寺,跟他说——这香可真香,可不是随便能买到的!小心点,不要留下尾巴。”
“奴婢明白!”
“先给我梳个满月髻,现在陛下卧榻,珠翠那些就不用了,换件素净点的衣物,省的又招人口舌。”
“娘娘,这是要去景泰殿?”
“太后虽说免了嫔妃伺疾,但没说不让我去为皇上祈福。再说她舒妃都去请罪了,我在这么坐着倒显得薄情了几分!他日皇上醒了,心里还能少了我?再说本宫怎么也得陪陪她唱一出戏呀。”宋柔儿朱唇微微翘起。
隔了一日,大理寺就有奏报。
邱太后看完狱状,眉头皱得更紧。
“太后娘娘,舞月阁的一应用物皆来自内府香库。奴婢已把管理香库的内侍钱忠叫来了,正在门外候着。”王保说道。
邱太后颔首。
立马钱忠就跪倒在地:“奴婢给太后娘娘请安。”
“把你知道的说吧!”
“是。五日前,唯有紫玉殿的宫女沫儿前去领过香料。当时奴婢正在配置舞月阁的香料,沫儿说舒妃想用雪梅霜。这香很是珍贵,一项都是藏在里间,于是奴婢就进里间拿药。等沫儿领了香料出去,奴婢总感觉舞月阁的香料分量有些异样,正想拆开来查看一下。刚好舞月阁来人催促,奴婢就……就……”
“就没有查验,交了出去是吗!你可知那香料伤了皇上的龙体。”邱太后一声厉喝。
钱忠赶紧趴在地上连连求饶:“太后娘娘,饶命!”身子抖得像筛子。
“王保!”
“奴婢在。”王保赶紧上前。
“把他送入皇城司,再去把那个叫沫儿的宫女找来!”邱太后下了令。
“是!”立马一队羽林将前往琼玉宫。
待羽林将搜到沫儿的住处时,沫儿七窍流血,早已死去多事。
“死了?”邱太后把拐杖往地上一杵,“好,好好,好手段。既然喜欢玩阴的,哀家就偏偏来次正大光明。哀家看看这宫里到底藏了多小妖魔鬼怪!传哀家口谕,让吉祥带着人给我一个一个宫搜,不允许落下任何一个角落。若有通风报信,阻拦搜查者,就地仗杀。”
王保心下震惊,同样的事还是发生在十年前顾皇后薨逝之时,当时皇上震怒,把整个后宫都清洗了一遍。难道,还要再来一次?
宫娥扶着邱太后坐下后,看着依然昏迷的皇上说道:“四皇子是否有下落?”
王保急忙回道:“太后娘娘,已经有了王爷的下落了,在池州梨花县。”
“好,找到成王后,让他速速回京。”
“是。”王保正要退下,突然似乎想起了什么,又躬下了身子:“太后娘娘,舒妃娘娘还跪在门外,另外贵妃娘娘求见。”
邱太后有些厌烦:“皇上需要静养,让她们都回去吧!”
宋柔儿和柳清霜朝着紫宸殿磕了个头,就往各自宫里走去。
柳清霜追上宋柔儿,拉住她的手:“姐姐,去妹妹宫里坐坐吧,妹妹最近从福建路寻来些好茶!”
“这说来巧了,我那刚得一套好的茶盏,是建窑里的变目盏,听说最适合喝茶了。好茶配好盏,待会我就让人给妹妹送去!”宋柔儿笑盈盈地看着柳清霜,“至于这茶就不必,我已在佛前为皇上许愿,素食白水已表恭敬。”
“姐姐,难怪宫里人人都说你贤惠,与当年的皇后娘娘一样。”柳清霜捂着嘴笑道,心里却恨不得把眼前的人撕碎。
“妹妹慎言!皇后是日月之辉,我不过是萤火之光。”
“罢了,想来我这茶苦,姐姐也喝不惯。”
“妹妹说笑了,姐姐我幼年家贫,吃尽苦楚,现在也活得好好的。”宋柔儿假意地拍了拍柳清霜的手,似笑非笑地看去。
“那我就在宫里等着姐姐来喝这杯苦茶了。”柳清霜抽出手,冷笑着离去。
宋柔儿看着远去的身影:“这再苦的茶泡得久了,也就成了白水一杯。走吧!”一行人随即离去。
景泰三十九年十二月十四日
西域胡姬被赐鸠酒
舞月阁管事的内侍全部杖毙
其余内侍,宫娥全部流放岭南
景泰三十九年十二月十五日
查宫中违禁之事一百二十八起,涉及者三百余者,内侍均流放崖州,宫娥充入教坊司。
景泰三十九年十二月十六日
舒妃被太后下旨禁足
这一系列的动作,令整个朝堂震动。王侯官宦安插在宫里的眼线被清除了大半。随着有心人鼓动,越来越多的闲言碎语在京城内传播,百姓们噤若寒蝉,一些有钱人甚至开始变卖家当准备往南边逃去。就连北边的辽军听闻后,也开始陈兵边关。
但这一切都在十七日,明景帝苏醒后结束了。
仅仅两天,整个京城又恢复了往日生机。只不过出京的官道上多了一队人马,飞快地向着池州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