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梨花楼(1 / 2)
再说林婉儿走了大概大半个时辰,终于看到了城门。
这古代的城池林婉儿还是第一次见,整体与电视剧里相差不大,不过更为古朴大气。城门口还有两个衙役打扮的人把守着。
走近了,才发觉这城墙足足有二十几米高,全是用青砖和条石垒成,颇为壮观。城门的正中间写了三个大字“梨花县”。
这梨花县是池州府南边的一个小县,全县不过万余人。本来并不唤作这个名字,只因有任知县在城池四处栽满了梨树。所以春上时,千万株梨花盛开,恍如笼罩在一片白云之中,甚是美丽,所以后来改名为梨花县。
待进了城中就热闹了起来,林婉儿一双眼睛都不够看,颇像那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条笔直的青石街道不见尽头。街上到处是摊贩,行人络绎不绝,各种高低调的吆喝声十分新鲜。道路两旁则是各类的铺子,那招牌幌子随风飘动着。
林婉儿兴致勃勃地看了一圈,发现各类铺子摊子都有,却很少见到卖粮食、蔬肉这类的吃食摊子。
“嘶,这乌龟该去哪卖呢?总不能就傻呼呼地蹲在路边卖吧。”林婉儿有点傻眼了。
“客官,您里边请。本店新出菜肴——水晶羊炙是近日京里头新出的花样,整个梨花县独一份……”
听到这声音,林婉儿停下了脚步。
抬头看去,只见眼前的铺子极其豪华,上下竟有三层。门前用长木杆搭起与楼齐高的“彩楼欢门”,每一层搭出山形花架,装点上花鸟饰物,再在檐下垂挂丝绸流苏,精巧又华丽。酒楼门口,还挂着高耸的“酒旗”,正中匾额书写三个鎏金大字“一品轩!”
“对哟,我怎么把酒楼给忘了,这乌龟卖给他们正好合适!”
于是林婉儿欢喜地朝酒楼里走去。
“客官,您里面请……”店小二听到动静以为是有客人来了,回头一看,竟然是个穿着破破烂烂的黄毛丫头,顿时声音卡在了喉咙里。
他立马换了一副面孔,像赶苍蝇似地挥了挥手:“哪来的小叫花子,去去去,这是你可以来的地方吗?赶紧走,赶紧走!”
林婉儿被人叫做“叫花子”,顿时耸起了眉头:“你这人好生没有礼貌,我不过就是想问个事而已。你这店是铺了金还是砌了玉呀,开门做生意的,怎么还不让人进了?”
小二把肩上的毛巾用力甩了两甩,抬着下巴,极其鄙夷地说到:“丫头你要来吃饭喝酒,我肯定毕恭毕敬地伺候你。你要是来打听消息,打住。我们一品轩在这池州地界也是数的上名号的酒楼,每天迎来送往的多少人,我可没空招呼你!”
“你!”这话把林婉儿气得眉头直跳,果然“狗眼看人低”不管古代现代哪哪都有。
想到自己的目的,她强压下心中的怒火,赔着三分笑脸:“小哥,我就是就想问问你们店里收不收野味?”
那小二哥觑着林婉儿,趾高气扬地说道:“我一品轩每日山珍海味都是成堆用,野味吗当然收,不过我们店里的野味向来是有指定的人送货的,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的东西都要!万一吃出问题,谁负责?”
林婉儿还待讨好几句,那小二哥用力一甩毛巾:“走走走,别杵在门口耽误我招呼客人。”说着就自顾自地忙去了。
嗨,这还真应了那句话“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啊呸,狗眼看人低!咱们等着瞧,有你求姐的那天!”想着,林婉儿气呼呼地朝前走去。
走了没几步,她就在街头拐角处看到另一处酒楼,规模与一品轩相差无几,不过看起来装饰略新。店门前打扫得一尘不染,左右两边还各放置了一盆一人高的云松,看着就让人舒心。
现在店门口围了一圈人,纷纷交头接耳地议论着什么。
林婉儿有些好奇,仗着身子小,从人缝里挤了进去。
只见门口贴着一张告示,林婉儿快速地扫了几眼,原来这梨花楼是前阵子新开的酒楼,现求取一副门联,若被采用了,可以获得十两纹银。但这门联必须对应酒楼的特点,还要凸显“梨花”二字。
看到“十两银子”的字样,林婉儿立马双眼冒星星。我滴老天爷呀,十两银子,可以买好几头大肥猪了吧,顿时口水都咽不过来了。
接下来人群中不时有人出着对子,就见一位满脸络腮胡子的汉子拍拍胸脯说道:“我来。”随即声若洪钟地说道:“梨花楼里酒真香,喝完打虎力气壮。”
“噗呲!”林婉儿忍不住笑出了声,人群也随即起了哄。
这位壮士立马脸红脖子粗地嚷嚷道:“洒家这对子多般配,又说了酒香,又赞了酒好,还说了店名,哪里不好了?”
这时一位小二模样的人端着一坛酒走了出来:“这位壮士,掌柜说你这对子虽是直白了点,但也应景应题,况且你还是今日第一个敢于尝试的人,特让我把这壶陈年老白干赠与你。”
好酒赠英雄,这掌柜的有气度。
汉子立马接过酒坛,用力嗅了一口,夸了句“好酒!”就拱拱手走了。
这下人群更加热闹起来,
“让让,让我试试。”只见一个商贾打扮的中年胖子挤了出来。
他清咳了两声,朗声说道:“千金为买酒旗风,梨花入酒十五钱。”
林婉儿眼珠子都瞪出来了,眼前这位大腹便便的大叔竟然这般有学问,看来这大楚朝真跟北宋一般,文风鼎盛呀!
人群也开始窃窃私语了,毕竟这对子还是很不错的。这位大叔脸上也露出一副胜券在握的笑容。
可不一会儿小二又来了:“我家掌柜说这位爷的对子是不错的,但是店里的酒可不值十五钱,这要是挂出去,怕人不敢上门了。”
“嘶……说得很有道理!”大家纷纷点头。
胖子大叔只能作罢,退出人群。
“徐少爷来了。”人群立马让出一条路,只见一个身着月白色襕衫的少年书生被一伙人簇拥着走到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