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恭喜你过关了(1 / 2)
站在一个外来者立场上,张强所做的业务都是对的,起码没有什么不错误。
站在一个回到过去人的立场上,张强认为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
之前所愿望的格局太小,没有把学校放在国家的高度来培养自己的同学们,朋友们,
没有把学校放在国家的立场上发展和培养国家需要的人和物。
对,没有放在国家的立场上去考虑国家的的发展,需要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
张强在过去只考虑自己钱多,要多给大家一点钱,让人不用再为钱而发愁。
但放眼全国,有那么多需要钱的地方,有那么多需要钱的人。
怎么办?都给大家发钱吗?
当然不是。
有道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要交给大家生活的手段。
站在一所学校的立场上,那太简单了。
张强想到了,这件事儿可以找老刘商量商量。
关于学校要开会讨论万亿资金的花费问题,除了学校建设,剩下的钱怎么用,是分发给大家当做福利还是用作其他用途。
这是近期学校老师包括学生们都在讨论的问题,讨论的多了,知道的人也就多了,之前院系领导们独自商量的解决方案也就行不通。
老刘校长也为这个感到为难,万亿资金看上去巨大,但是仅仅在校园建设上就要花费一大半,剩下的怎么分都觉得不够敞亮。
有时候也在想,这么大的学校,这么大数量的教师队伍,这得多少钱才能把学校建设好。
学校要取得多大的成就,才能搞成一个人说人赞的好学校。
不说老刘的苦闷,张强已经在思考如何破解这个问题。
他之前想到花钱让学校搞建设,是因为他既有钱又有把学校搞好的愿望。
现在他想到的却不仅仅是学校,他想通过学校的建设,把国家在科技上的弱项提上去,让它成为国家的强项,在国际上能够占据领先的地位。
当然,科技这个词太大,包含了研究的各个领域,方方面面。这也是张强不知该如何入手之处。
他能想到的,就是赞助学校的科学研究建设,让专业的人去研究专业的事,比他这个不懂的瞎琢磨强。
他想到了,想要推进学校的科研工作,研究经费一定是需要很多,
特别是攻克一些领域的关键卡口,那也是难上加难,时间和金钱甚至白白花费在上面。但这就是科研。
这也是他告诉自己要解决的难处。
张强还是带上了王春梅,他觉得身边有这样一个聪明的女人,可以处处的给自己出点子想办法,有她在也能让自己对接下来的计划更有把握。
“春梅,你说把钱交到研究组上面还是直接交到研究的人手里。”
看着张强问自己这种闲聊的问题,王春梅是特别无语,这是不知道他问自己几遍这样没营养的问题。
研究经费要给也要有规范的流程,哪能随便瞎给,那不就乱套了吗。
在怎么花钱上面,王春梅给张强做了严格的规范,什么钱该花,什么钱花了没用,什么钱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花等等。
张强有时候觉得自己的这个决定像是把自己拴着了,连花个钱还那么多规矩。
说什么这个钱给了不是帮人是害人,那个钱给了成不了事,只会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