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万(2 / 2)
没办法,只能找上了猎头公司,付了一笔高昂的中介费后,跟一家樱花国的公司达成了合作,从那边购买二十台先进高效的印刷机器回来。
忙着重新安排流水线生产的同时,一本叫做《盗墓笔记》的书,悄然成为顶端日报最受欢迎的连载小说。
顶端日报发行的第十天,单日最高销售量是87万份,每日销售量已经稳定在55万份。
放在从前的香江报业,这是一个绝对不敢想的数字。
这一数字意味着顶端日报,成为报业的龙头老大。
当然了,这个位置得坐得稳才行,否则一闪而过的那叫流星,林珍娜要的是成为恒星。
一些经济型报纸开始分析顶端日报的潜力有多大,一番叽里呱啦的分析过后,得出潜力无限大的结论。
首先,顶端日报主流消费群体已定,绝大部分都是具有购买力的成年人,其次,顶端日报有自己的编辑部、新闻部、财务部和法务部,甚至有一家扩建后,算得上是全香江规模最大的大型印刷厂。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顶端日报从没被抵押过,也从未在任何一家银行贷款。
也就是说,顶端日报从筹建到现在全部都是私人投资的个人企业,账户上不仅有大量备用金,银行柜台里查到他们的现金流水更是让人馋的直流哈喇子。
而且顶端日报的办公室是公司唯二的股东的,根本不用担心被扫地出门。
一家日销售量是其他三家报纸加起来综合的报纸,一家只有闲钱,没有负债的报纸,还是一家不涉党政,不涉立场,每天只更新小半篇新闻的文学类报纸,简直是无懈可击。
但你要是真的输了,那无异于以卵击石。
因为东方日报的鲁莽行事,顶端日报在头版头条上连骂了三天,把东方日报幕后老板有几个小蜜,家庭住址分别在哪都登出来了,摆明了一副你玩脏的,我就比你还脏的架势。
给马家人气的想暗杀林珍娜,结果一打听,人家出门车子是米国定制的防弹车,保镖全是有合法持枪证的,她本人还是个白手套,这还杀个屁呀。
本来都已经准备息事宁人了,忽然又被叫到总督府去喝茶,具体聊了什么没人知道,反正从那天开始,东方日报连个屁都不敢在轩尼诗道放了。
跟东方日报有仇的星岛日报,仙儿姐一看马家人这么怂,直接追上去痛打落水狗,结果乐极生悲,忘了穷寇莫追的道理,闹成个两败俱伤的场面。
正好让林珍娜捡了一波廉价劳动力的便宜,一个印刷厂最重要的是什么?当然是技术熟练的印刷工人啊!
秉着你们当根草,我揣着是宝的心理,林珍娜捡了将近二十个便宜。
不过也没完全放心,怕这些人里有双面间谍,都安排了靠谱的老师傅偷摸盯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