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李光弼(2 / 2)
磕生磕死:那当然了!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王羲之和谢安看着评论区中关于他二人的种种,甚至是这什么叫CP文的东西,都不理解,他们甚至不知道“CP”是什么文字,之前从未见过。
看到这一段的当然不只是他们二人,无数人看到了评论区这一段,他们也不了解这是什么,只是看着评论区说他二人关系好的,认为这倒是没说错。
甚至还有人看到“自己产粮,然后大家都有粮了!”这种话,疑惑哪里有这么好的方式,能让大家吃到粮食,
既然这样想着,他们也就这样问出来了,然后在这个评论的底下,也就渐渐地走偏了。
除了这些,还有其他地一些评论,比如与田单有关地一些内容,大家都有在积极地讨论。
【某某:田单这一战可是历史上绝对精彩逆风战局,一个之前没什么存在感地小人物,结果拯救了差点被灭国的齐国,成了齐国的救世主。
我那迷人又短命的老祖宗:话说,我以前一直以为齐国是真的只剩下最后两城,结果一查资料才发现,这哪里是只剩两城,那两城可不是一般地大。
帝国双壁:诸葛亮可是自比自比管仲乐毅,乐毅也是可惜,摊上那么个国君,还好跑得快。
烟雨蒙蒙:但这离间计也太好用了吧。
葫芦娃:在战国时期,离间计真的就是YYDS,百试不爽,成功率都要接近百分之百了。
帝国双壁:不过对燕昭王用离间计就没成光。
万里江山:燕昭王时期真的就是燕国最强大的时期了,平时的燕国都没有什么存在感。
龙凤之姿:燕昭王和乐毅当真是君臣模范了,可惜燕昭王死得太早了,
魏晋风流: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黄金台就是建立的,为的就是广纳天下贤才。
我家各个是奇葩:这是燕国多好的崛起机会,可惜了。
某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乐毅占下齐国七十余座,然后选择围困余下两座城,通过慢慢地采用各种收复人心地方式来对付齐国。当时也有人进谗言说了乐毅要在齐国称王。可燕昭王却对乐毅绝对信任,还将进谗言之人痛斥一顿,然后专门派人对乐毅慰勉。也就是这样,当初乐毅才能发挥他的能力,拿下齐国地七十几座城池,就是可惜了,死得早。
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所以田单是真NB。
猪猪:要是乐毅也许就是不一样的局面了。
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但田单就是有这个本事把乐毅给整走。
奇葩说:就是说燕昭王怎么就死了呢?
五千年的棋盘:因病去世呗,而且那时候他年龄应该也不小了吧,在战国那个年代。
明朝的奇葩们:而且乐毅也确实是围困了五年,要说有所担心其实也正常。
照照:然后就送上来个废物,没多久就将打下来的地方全送走了,真了不起。
万里江山:燕有乐毅,齐有田单。
牛马精神:一说到“力挽狂澜”,我最先想到的就是田单,可很多人都不了解他。
烟雨蒙蒙:只能说“火牛阵”,真牛。
猪猪:但当时的齐国虽然军事能力不行,但却是当时最富有的。
牛马精神:真有钱阿!
照照:不过我有一个问题,既然即墨已经被围困了五年了,那一千头牛怎么来的?】
------
【大家好,新的一期又开始了,今天,我们要讲到的是《扶大厦之将倾的臣子们》的第五位了,不知大家心中是否有所想之人,欢迎大家打在弹幕上。】
天幕随即出现一大堆的人名,但刘武显然没有空出多余的时间给其他人打字,只见天幕已经显示出来今天的答案。
【《扶大厦之将倾的臣子们》第五位——李光弼。
唐中宗景龙二年(即公元708年),李光弼出生。唐中宗李显就是那位说“我以天下与韦玄贞,何不可!”最后被武则天废了的皇帝。
现在大家说郭子仪再造大唐,那在安史之乱时,只有郭子仪一人是万万做不到的,李光弼、李泌二人也是厥功至伟。
那如今我们要讲的便是李光弼,李光弼的父亲李楷洛,原来是契丹酋长,是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市)人。武则天时期,李楷洛归降朝廷,娶了李楷固的女儿。
之后李楷洛也是步步高升,左羽林将军同正、朔方节度副使,封蓟国公。
李光弼出生的家庭就不一般,也就注定他的少年时代与其他人不一样。
《旧唐书》卷110《李光弼传》中记载:光弼幼持节行,善骑射,能读班氏《汉书》。少从戎,严毅有大略,起家左卫郎。
大家看,李光弼从小就擅长骑马射箭,而且年少从军,严谨刚毅有大智谋,而且一开始就从左卫郎做起。
不久后又当起了安北都护府、朔方都虞候
天宝五年(即公元746年),河西节度使王忠嗣,补李光弼为兵马使,并充任赤水军使。
王忠嗣非常器重他,李光弼在边镇声名鹊起,被称为名将,就连王忠嗣便曾经说过:“光弼必居我位”。后来,李光弼因击败吐蕃、吐谷浑的功劳,进号云麾将军。
而王忠嗣是谁呢?
王忠嗣原名王训,是在九岁时,面见唐玄宗李隆基时,被他赐名为“忠嗣”的,并且还将其收养在宫中,在李亨还是忠王时,便与其交好。
并且在唐玄宗李隆基执政期间,担任过河西、朔方、陇右、河东四镇的节度使,威震边疆。
就在王忠嗣的的功劳和名望越来越大的时候,李林甫担心王忠嗣影响他的地位,便嫉妒他,各种给他挑毛病各种在唐玄宗李隆基面前挑拨。
而王忠嗣则多次向李隆基控诉安禄山将来肯定会造反,会背叛朝廷,可李隆基不行呐,你有什么办法?
弹幕“李隆基真的亏就亏在没早点死。”“看来安禄山要造反的事情很明显,可惜你们的皇帝看不见,他沉浸在自己创造的美梦中。”】
【李林甫嫉妒王忠嗣,自然要找个好机会解决掉王忠嗣。
李林甫本就因自己在李亨立太子一事中并无功劳,担心日后自己会招来祸患,便起了对付李亨的想法。
而王忠嗣由于与当太子的李亨交好,这便让他想到了办法,还让他找到了机会。
李林甫诬告王忠嗣想要王忠嗣李亨为帝王,说王忠嗣任河东节度使时,曾经说过:“早与忠王同养宫中,我欲尊奉太子。”
唐玄宗听了之后,大怒,几乎被陷害致死。幸得哥舒翰求情,才让唐玄宗怒气渐消,最终王忠嗣被贬为汉阳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