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初战告捷(2 / 2)
齐鲁之地许多各自为战的军阀们,在康文大军和金军的两相夹击之下,要么负隅顽抗,要么各自投降一方,很快,康文大军就与金军短兵相接。
但是康文大军秉承“吊民罚罪”的原则,得到了北地多数百姓的支持,而金军进展困难,逐渐难以为继,一进一退之间,许多金军将领闻风而逃,不敢撄其前锋。
终于,经过连年征伐,康文在齐鲁之地站稳脚跟,屯兵汴梁,稍事休整,下一步准备直捣黄龙!
这个消息传到应天府,李烨璋难掩激动,决定亲自赶至汴梁,与康文等人商量灭国之战,见证历史时刻。
......
汴梁。
康文率领军中将领出城十里迎接。
吴王带领军队护卫前来,尘土飞扬,浩浩荡荡。
到得近前,尘埃落定,战车上的吴王李烨璋踩着人梯走下来,一身金甲音声如钟。
“快快请起,我的兄弟们!”
李烨璋清亮的声音响起,康文带领着众人应声道:“谢吴王。”
李烨璋在人群中仔细查看,看见了许多新老面孔,只是现在大家都穿着军中铠甲,一时半会没有看出姚三三的身影。
李烨璋也没有在意,总会认识的,于是上前抓住自己的大将——康文的手腕,大笑道:“走,回营!”
说完,李烨璋就当先一步带着众人前往军营。
......
军营,中军帐内。
李烨璋坐上上首,招呼众人坐下。
“诸位不必拘束,你们商量你们的,孤来旁听。”
众人沉默,康文率先站出来,躬身道:“殿下,经过连年与金军交战的经验,以及齐鲁之地的情况,臣以为,应该让张兴祖、韩政等人各率所部,向中间的临清集合,然后渡河夺取卫辉、彰德等地...”
康文侃侃而谈,将军中将领们讨论出来的战略与李烨璋详细解释。
李烨璋时不时插嘴问一句,康文就会让执行计划的当事人出来解释。
姚三三率领的部将也在战争计划当中,当被叫到出来解释时,姚三三毫不怯场,解释得头头是道。
李烨璋看着眼前女声男相的姚三三,与他脑海中以前光头道衍的形象逐渐重合在一起,竟情不自禁地失笑出声。
姚三三愣住,话语戛然而止,场中也静下来。
李烨璋有些尴尬,“没事没事,你继续。”
姚三三这才继续解释战略部署。
说完后,李烨璋饱含深意地看了眼姚三三,继续与康文讨论军事战略。
时间飞逝,在将领们激烈的争吵中,李烨璋的拍板决定下,灭国大计逐渐成型,也到了休息的时候了。
李烨璋按压下激动地将领们,说道:“今天就到此为止,大家先回去休息。”
“是。”
众人应命,各自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