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号行星发展史(2 / 2)
纵观整个6号行星,就会发现除开2.0版本的源能正在使用。
辅助它的还有从变电器中,流出来的常规电能。
它们遍布在编织的超导线上,以流动的形式来组成电磁导体管。
但如今已经有了更好的选择,分子机器人组成特殊管道。
它们会组成新的管道,而代价就是偶尔滋溜吸一丁点通道中的源能,来维持整个磁场约束管的存在。
在十多万座研究中心共同努力下,源能3.0版本的研发非常成功,压缩源能达原来161倍,或许还有向上提升的空间。
再进一步压缩,偶尔泄露滋出去的源能,释放威力就已经相当于高能电浆炮,研发过程中炸毁不少设备。
……
研究日志——常规物理粒子
反物质泯灭所带来能量,在常规宇宙微观面上,远远比微观粒子正常表现出来的多得多。
在粒子泯灭时,停留在高能宇宙中的设备,观察到超光子诞生。
说不定还有能量溢出,跑去其他无法观测的宇宙中。
粒子基础研究还需要继续,罗祈需要粒子对撞通道。
用以将粒子加速到超高速度,再次展开基础实验。
粒子对撞有着一定的危险性,不能够建设在地表上。
鉴于粒子对撞机的实验性质,和6号行星所拥有生产力。
罗祈最终选择在6号行星外圈,展开超大型粒子对撞机工程。
它将环绕整个6号行星,整体直径径为10万公里……
……
研究日志——新型超光速加速器
伴随着研究中心对高能宇宙数据收集,以及进一步的探索实验。
更加先进并且兼容高能宇宙区域的加速器,再度推出。
使用新技术的观察者,达到89倍超光速。
在后续的实验中,将其划分给超级引擎研究区域。
继而将超光速航行速度,推向120倍超光速……
……
研究日志——空间和维度的纠缠
持续对高能宇宙研究,获取到的数据开始让罗祈建立新的理论。
并快速完善空间模型理论,最后得出的部分结果。
整个宇宙空间它既是四维,却也是抽象的二维。
常规宇宙和高能宇宙,就像是纠缠在一体。
相互之间没有影响,相互之间却又紧密联系。
常规宇宙中粒子因为各种意外,速度超过光速,就会进入高能宇宙。
而高能宇宙不符合规则的粒子,又一部分被排斥进常规宇宙,另一部分不知所踪。
在能力没有达到那个阈值,推开空间那扇门之前。
整个宇宙空间就是观察到的四维形态。
而一旦达到某个阈值,就会像穿过纸张的笔尖,触碰到下一层宇宙之中。
超光速就是罗祈从常规宇宙,突破阈值进入高能宇宙的“钥匙”。
但他没有对应其他宇宙的“钥匙”,就会在失去阈值后返回到常规宇宙。
当然这仅仅是目前研究中心,对高能宇宙研究所得出片面结果。
……
研究日志——超距离探测器
在其他各项研究项目有序进行时,最为关键的超距离探测器有所突破。
同样是因为对高能宇宙的疯狂探索,优化电磁力体系以及引力体系。
罗祈发现已掌握的两种力,虽然在高能宇宙区域,不能捕捉超光子及其他物质。
但却在高能宇宙内对常规宇宙的投影,做出一定的反应,且不受常规宇宙规则影响传输速度。
就如同在水下打一个响指,和水面上打一个响指。
进入高能宇宙的使用超距离探测,受限于计算机的计算阈值,最新计算机最多处理30光年内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