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傅小姐的优柔(1 / 2)
这是李莱第一次通过这个年代的摄影机拍出来的广告,他自己还是颇为满意的。
为什么要用这个年代的摄影机而不使用数码相机尼康Z9或是索尼A7S3呢?李莱其实也有过考虑。
首先当然是人多眼杂,他不是很想将这两台相机示之于众,而另一个就是分辨率的问题。
很多人总以为97年的画面跟2023年的画面相差甚远,是因为摄影机与胶卷不及数码相机清晰的原因,其实并非如此。
真正的原因出在中间片上。
就比如35mm的胶片,其实它所记录的画面是对等于数码相机的4K分辨率的。既然这么清晰,那为什么以前的电影播出效果会糊糊的?
很简单,因为分辨率损失了,在制作中间片的时候损失了。
以前的电影,从拍摄完毕到上映之间,虽然不需要经过电脑,但也是要制作中间片的,这个中间片就叫作“胶片中间片”。
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我们把从摄影机里拍出来的底片叫作“原片(原始底片)”,那么由于这个“原始底片”太过珍贵,有且只有一份,所以通常是不敢在这份底片之上进行任何操作的。
所以需要一份“原始底片”的拷贝品,在这个拷贝品上进行一系列的色彩校正以及声轨同步等操作。这个拷贝品,就叫“中间正片”。
在“中间正片”上完成校色后,本来就可以大规模发行印制了。但是,又由于每过一次印片机,这个“中间正片”都会有损耗,所以为了不让这一份调完色后的“中间正片”被磨损坏掉,我们还需要一份这个“中间正片”的拷贝品。而这第二个拷贝品,就叫“中间负片”。
有了“中间负片”,就可以大量印制发行片,送到电影院上映了。而一旦“中间负片”被损耗完毕,没问题,用“中间正片”再做一份“中间负片”就是了。
而“中间正片”与“中间负片”,这两者,就合称“胶片中间片”。
也就是说传统的电影制作,需要经历由原始底片到中间正片,再到中间负片,再到发行片这么一个过程。
而分辨率,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损耗掉的。
原始底片到中间正片,大概会丢失一半的分辨率,4K变2K。
中间正片到中间负片,又会丢失一部分分辨率,2K变1.6K。
中间负片到发行片,再丢失一部分分辨率,那么就只有1.2K了。
所以实际上,在以前,我们在电影院看到的电影分辨率都只有1.2K左右,只比1080P多一点点。(插一句嘴,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IMAX才应运而生)
然而到这,还不算完,因为广告需要用这个只有1080P的发行片再胶转磁,录到专业磁带或者DVD上,才可以送到电视台进行播放。
因此,1080P最后变作了480P,这就是以前的电影与广告看起来糊糊的原因。
而数字中间片的诞生,则终结了“胶片中间片”,也终结了这种层层递减的分辨率损失,因为众所周知,“数字”无论怎么传递,都是不会损耗的。
也就是说原来的流程是:从原始底片到中间正片,到中间负片,到发行片。
现在的流程是:从原始底片,直接到数字中间片,然后到发行片。
而李莱早在制作人头马广告的时候,就已经使用了数字中间片技术,画质最终看来是喜人的。
虽然由于这个时代的胶转磁设备,由于技术的限制,在转成数字中间片的时候,最多只能得到2K的数字分辨率,4K的胶片扫描仪要在2004年才会由德国的阿莱公司(ARRI)制造出来。
但用在广告制作上,也足够清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