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山有木兮(1 / 2)
鲁烈说的好木头,其实是榆树。
这是前几天拔榆树皮时发现的,附近还有几棵高大的皂荚树。
人们形容一个人思想顽固,常常会说“榆木疙瘩”。
榆木疙瘩指的就是坚硬的榆树根。
至于坚硬程度,应该和世俞嘴硬的程度差不多。
榆木木质纹路好看,硬度和韧性都很好,用来做床确实很合适。
当然还有柚木,不仅能防水,而且也不会变脆、变形、扭曲、弯曲、膨胀和开裂等,还带有一种特别的香味,能驱蛇、虫、鼠、蚁。
但是柚木产于东南亚,现在还没有引进九州大地。
至于其他的黄花梨和紫檀木,就先不要想了,还不具备条件。
杜康对榆木也很满意,因为前世家乡就有一句俗语“枣脊榆梁杏木门,桑木门枕出贵人”。
鲁烈听到这句话,想了想,敬佩地说道:“主公这句话,倒是将几种木材的不同特点和用途都说到了。”
“等到为主公翻新房子的时候,我就按照这个法子准备材料。”
用石斧砍伐树木非常费力,两人很是花了一番工夫,才砍倒了四五棵树,又将上面的枝丫都砍了下来。
杜康坐在地上的树干上,笑容满面地问道:“鲁烈,床大概要多久做好啊?”
鲁烈露出了一个“我都懂”的表情,嘿嘿道:“主公,不要心急,做起来倒是快。”
“不过榆木如果干燥不好,容易开裂。”
“这段时间日头好,放在露天里面,也会慢慢变干,但是时间太久。”
“我看野猪棚子那里,日照好,又通风,晚上还有篝火。”
“我就把榆木放到地里去烘干,要不了十天半个月就可以用了。”
“主公要是急着用,过些时就可以开始做了。”
“要是不急,等到秋收忙完了,我再来做,秋高气爽的,更好。”
杜康讪讪一笑:“不急,不急!过几天还要做粮囤,怕你时间错不开。”
急杜康当然是急的,但急不来。
拒马阵成型后,晚上守夜的人虽然不需要太多,但马上又要投入到盖房子的活动中了。
听姚瑶的意思,姚思打算派过来的工匠是千挑万选的。
技术越好,做得就越精致,耗费的人力也就越多。
杜康现在只看到是泥土堆起来的房子,不知道为什么能做得这样牢固,也不知道在这种生产力下耗时耗力如何。
人手太紧张了,不敢有所浪费。
又不敢向姚思要人手,因为纶邑现在的粮食供应勉强能够平衡。
人再多了就要饿肚子了。
难怪后世很多企业在盲目的扩张中会陷入巨大的危机,甚至最后倒闭破产。
杜康看了看不远处的皂荚树,树上才刚刚结出扁豆一样的皂荚。
皂荚完全成熟要等到九、十月。
到时候摘下来晒干了就可以存放起来当做肥皂用了。
当然,如果能够凑齐澡豆所需要的配料,为姚瑶研磨出澡豆就更好了。
这个方子村里的老中医告诉过杜思坝,他也一直牢牢记着。
当一个人想表达爱意时,无论做了多少,都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不够多。
现在只想在这个简陋的环境中多给姚瑶一些惊喜。
杜康在鲁烈的注视下,灵活地躲开皂荚树上的尖刺爬到了树上,摘了不少青嫩的皂荚抛到地上。
鲁烈看到杜康爬下来时,松了一口气,问道:“主人怎么一时兴起,摘起皂荚来了?”
给老婆洗澡用了!
杜康刚刚被他们笑话了一番,像这种私密的话题,不想告诉鲁烈,只是笑着说道:“有些新奇的想法,回去试试看。”
鲁烈是个机灵人,杜康不说,他也不会多问,只是帮着杜康将皂荚都收了起来。
两个人歇得差不多,鲁烈起身道:“主公,我回去喊人过来将木头拖回去!”
杜康点了点头,站起来朝着北方看去:“好像有人来了!”
鲁烈握好石斧,进入了戒备状态。
“哎呀,我还以为你骗我呢,怎么一路上一头鹿都没看到!看来野兽真的跑了!”
姚琳不满地嘟囔声传了过来,杜康微微一笑道:“没事,世俞和姚琳一起过来了。”
“正好拉着他们一起做苦力。”
世俞带走了六个人给齐邑送野猪。
给虞城送的野猪量翻了一番,只用两名船夫划着两条船就拖走了。
有没有工具,效率上的差别太大了。
“等等!前面有东西,世俞,你射一箭!”姚琳一惊一乍地吼道。
世俞不满地说道:“你是不是傻啊,要是猎物,你这样一吼,肯定跑了!”
“你这样喊了动都没动,那就是纶邑的自己人!”
“真是个呆子!”
“四哥,我们回来了!”
姚琳“哼”了一声,没有理会世俞,朝着杜康跑了过来。
等她看到地上的榆树时,开心地吼道:“吼吼!姐夫,我听伯父说了那个榆皮粉,我就馋得要死!”
“你欢迎我,也不用专门砍几棵这么大的榆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