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顺利过关(2 / 2)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莫非还要杀一只小猪?
看着羊黎放在地上舂到一半的榆树皮,杜康有了主意。
虞国的庖正大人,虞侯的未来女婿,终于挖空心思,为自己未来的岳丈准备了三道菜。
一道豆芽莲藕鹿肉羹,一道鹿肉烤串,一道榆树皮和苎麻叶做的青团。
肉羹原汁原味,汤色浓稠,肉酥而不烂,藕块粉糯又不失清脆,豆芽清香爽口,整道菜鲜而不腻。
细嫩的鹿肉串在柴火的炙烤之下,平添了细微的焦香,花椒粉掩盖了鹿肉的腥味,麻辣的味道让人胃口大开。
苎麻叶和榆树皮粉做出来的青团颜色呈浅绿色浅,闻起来清香扑鼻,虽然没有石灰清除苎麻叶的酸涩味,但榆树皮自带甜味,入口之后别有一番风味。
侍卫只能享受到鹿肉羹和几个青团,屋内是杜母,姚思和杜康。
姚思本来就腹中饥饿,等杜康做菜又等了半个时辰,此刻感到一股从未有过的鲜香就充盈了口腔和味蕾,浓郁袭人的香味,嫩滑的口感以另一种方式直击灵魂。
喝了一口汤,吃了一个青团,又盯着杜康手上的烤肉。
见到杜母吃得不徐不疾,发觉自己失态,姚思才不好意思地笑道:“还是康儿的手艺好啊!让老夫人见笑了。”
杜母年纪比姚思还要小一些,但是姚思敬她是相王的王后,又不好叫破,只能称呼她为老夫人以示尊重。
其实姚思哪怕是大快朵颐之时,也是优雅淡然,令杜康敬佩和羡慕不已。
这就是上位者的气度吧。
杜母笑着道:“四儿做饭确实有些天分,不然哪能入得了侯爷的法眼做庖正?”
“到了纶邑,他静下心思又琢磨出几样好吃的。”
“特别是豆芽,虽是盘瓠大神赐下的,倒是多亏了姚瑶。”
杜母说完这句,才想到说多亏了姚瑶,又隐含了责怪姚友的意思。
果然姚思并没有多问豆芽的事情,只是又喝了一口肉汤,吃了几根豆芽,赞道:“确实不是凡物,真是美味啊!”
马有失蹄,杜母连忙换了话题,温声道:“侯爷这段时间风餐露宿,确实辛苦了。”
姚思闻弦声而知雅意,立刻又把这次交往诸侯的情况说了一遍,专门说给杜康听。
原来寒浇轻而易举灭了舟国,又不歇气地赶到封国,将舟国姜侯全家大大小小的十几颗人头抛进封国城中。
封国前一天刚刚收到消息寒浇在舟国花天酒地,稍稍放松了戒备,没想到睁开眼睛寒浇就兵临城下了。
十几颗睁着眼睛血淋淋的头颅,让城中之人胆寒不已。
寒浇直接跃上城墙,封国忠勇族人誓死抵抗,使寒浇受了轻伤。
受伤的寒浇疯狂大笑,状如神魔,如虎入羊群,封国就此覆灭。
杜康同情封国的遭遇,但是毕竟没有对舟国的感受深切。
因此反而是寒浇受伤让杜康心中反而有了丝丝畅快之感,一边烤肉,一边沉声道:“原来寒浇也是会受伤的!”
正在撸肉串的姚思不由得一怔,和杜母对视了一眼。
杜母不动声色地说道:“侯爷,你这次来纶邑,心静如水,看来是刀兵之忧已经解了?”
姚思放下手中的竹签,淡淡说道:“说来惭愧,此番去了徐国,他们已经联络过原来寒浞的宠臣吉光。”
“吉光说寒浞并无攻伐诸侯之意,只是寒浞一向宠溺寒浇,寒浇又不服管束,故而有些事情寒浞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吉光明示,如果诸侯与寒浞一心,那寒浇自然也会给三分面子。”
“众诸侯闻言,一则惧怕寒浇残暴,二则担心误了春种,因此建议一起进贡寒浞。”
“他们推举我带头前去,我岂能屈身于寒浞?只是又怕诸侯离心,所以留下了陆静,我自己借故回来了。”
说罢叹了一口气。
听姚思的意思,这些惧怕寒浇的诸侯都没有臣服寒浞,数量还不少。
政治小白杜康没有那么多感触,知道自己能苟着种地就觉得比什么都好。
想到了羊明刚刚的感慨,没话找话地问道:“侯爷,既然如此,为什么没有人带头举兵反抗呢?”
坐在杜康身边的杜母,对着姚思微微摇头。
姚思顿了顿说道:“你第一次到虞国,桑林遇到野猪,其实周边有人,但是不敢上前,只有你一个人冲了过去。”
“你上次救姚龙,身边护卫不少,也是你先冲了过去,划开了大象的后腿,才让大象倒地不起。”
“寒浞又不是今天打这个明天打那个,谁愿意带这个头?”
杜康明白了,这不就是春秋战国的合纵吗?
明明合纵对东方六国最有利,但是合纵还是被破了。
因为每个国家看到的利益不一样。
在姚思的引导下,三人不再说这个话题,边吃边说着闲话。
饱餐一顿的姚思,心满意足,看着未来的女婿也越发高兴,忍不住问道:“康儿,现在到秋收还有百余天,你看看还需要什么,我回虞城安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