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峰回路转(2 / 2)
在二舅家帮忙酿过酒的杜康自然知道秫米是什么的。
秫就是高粱,因为其中含有单宁,所以味道微苦。
五谷中没有秫,纶邑的粮种也没有秫,喝的酒也只是米酒,他到一时没有想起这种作物。
对于这个表情,大家一点都不意外,不务农事的杜康哪里会知道秫呢?
姚瑶见状,柔声道:“秫米虽然有些苦,但是我平日也会吃一些,其实也还可口。”这番话表明自己愿意和杜康一起吃苦。
杜康初见姚瑶之时,她泪眼婆娑,为自己受伤担心不已。
昨日再见,又从树上摔了下来。
本以为她是个乖巧可爱,对自己一片痴心的软萌妹子。
今日见她据理力争,不惜对姚友拍案而起,又一再表示愿意和杜康一起同甘共苦。
这才知道她性子倔强,柔中带刚,和姚友的温和全然不同。
心中暖流翻滚的杜康满是柔情地看着姚瑶,轻声道:“秫米怎么会苦呢?其实是色香味俱全的。”
姚瑶只当他是戏谑之语,收回目光,扭头看向姚友。
姚友此刻显然心情大好,不由得拍手道:“妙极!妙极!前几日刚刚看过,仓廪中有2、3000斤秫米,杜康兄弟要是不嫌弃,就都搬回纶邑!”
眼中再次有了神采的姚友环视了一周,朗声道:“族中长辈虽多,但是这个家我还是可以当的,谁要是有意见,就让他给我拿五谷给我换回去!”
所谓“仓”,是用来储藏当年新收的粮食的,而“廪”则是国家的战略储备粮库。
所以有一句话叫做“仓廪实而知礼节”。
庶民一来粮食没有那么多,二来没有实力修建仓廪,所以他们储备粮食所用的多为圆形的“囷【qūn】”。
“囷”看字形就能猜到是什么意思。
杜思坝的奶奶年轻时经历过走集体,当时生产队上就有类似的粮囤,用小墼子垒成的,筒状,直径有两三米,高有三四米,外面抹上石灰。
杜康怎么会嫌弃呢?
高粱的播种量在稻米的一半左右,稻米需要三四斤一亩,高粱只需要两三斤一亩,这么多高粱可以播种1000亩地了。
事情突然峰回路转,让杜康越发感觉自己错了。
农业本来就是一项长期投资、抗风险又差的行业。
后世曾经出现众多红极一时的水果,当农民花费心血栽培后,往往因为人们口味的改变,或者市场上的供应太大,而大大降低了收益,甚至亏本。
这还是在工业化已经大大降低极端天气对农业影响的前提下的。
在这样一个刀耕火种靠天吃饭的时代,几千斤粮食种下去确实会颗粒无收。
连忙拱手行礼道:“兄长说笑了,我怎么会嫌弃?”
“前些时一直在纶邑学习农事,总是想着既然下了功夫,定要试一试才肯罢休。”
“今日听说寒浞又起刀兵,耀武扬威,一时心急才言语激烈,还望兄长不要怪罪。”
“那我这就回纶邑,安排人过来搬运秫米,顺便安排人开始狩猎,先将猎物每日送过来。”
姚友见到两个儿子看向自己的眼光也恢复了平静,心情又好了起来,摆摆手说道:“事情既然解决了,就不用客套了。”
“纶邑才十几个男子,要搬到几时?我让人清点一番,明日派人从响河中用船给你送过去。”
一共有两条河流从虞城附近流过,其中世俞捡到野猪响河一直通到纶邑。
后世九州的几个大的经济圈无一不是靠着四通八达的水网逐步发展起来的。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作为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对九州大地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这也是为什么人们从临湖而居,慢慢变成了沿河而居的一个原因。
杜康感激姚友的安排周到,一边在感慨伟大先祖的智慧,一边担心纶邑耕种人员不足的事情。
还未开口,萧晨和姚友相视一笑,沙哑的嗓音又恢复了销魂之意,柔声道:“狩猎之事,毕竟暂时刀兵未起,你也不要去冒险了,免得让人担心,如是起了战事,少不得你要出力。”
“既然这件事情说妥了,那就不要再有嫌隙了。”
“父侯回来,我们说话也都注意一些,免得他老人家又劳神操心。”
“你兄长能够帮你的也就这么多,其他的也不要再为难他了。”
本来心中感激不已的杜康,心中又有了疑惑:人资专员当然知道人力资源的不足意味着什么。
她话里话外既堵死了杜康向姚思打小报告口子,又恰好在姚友提到人数的时候,堵死了杜康再要劳动力的可能。
真的是雾里看花,一片迷茫啊,这个女人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转念一想,既然要到了粮种,其他的事情再想办法吧,知道多说无益,当下微笑应允。
看向姚瑶时,却见她看向了姚友,分明是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