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开荒本钱(2 / 2)
“因此父侯也未将此事告诉你,你在纶邑倒是更稳妥些。”
杜康哪里是在担心这个啊,他刚才都几乎忘了原主和寒浞有灭国杀父之仇了。
既然提到,他也不能不关心一下,于是结合他后世了解到知识问道:“这灭国之战,须臾之间可以开展的吗?不用动员一番,做好粮草储备?”
姚友叹了口气说道:“封国这些年本就被寒浞屡屡扰袭,已经大不如前。”
“寒浇生得豹头、狼眼、虎背、熊腰,能陆地行舟,让鹿椒带上百余人随他一杀过去,封国哪里挡得住?”
“你昔日不是也叹不敢掠其锋芒,遇到要退避三舍吗?”
杜康听姚友说完,定定地看着他。
姚友眼中的一片坦诚,让杜康疑惑万分。
这个大舅哥话中的意思分明是原主见到寒浇就要跑啊,怎么会猜到原主想去刺杀寒浇这件事?
既然猜不到这件事,那他阻止这门婚事,就不会是因为担心妹妹的未来了。
这算哪门子的温和世子,好心大舅哥?
杜康这下子彻底慌了,没有种子怎么种田啊!
是的,没有种子种什么田啊,这个时代就是这样的。
九州土地如此宽广,为什么会有野人?他们为什么不放一把火烧出一片荒地来?
因为开荒是需要成本的,想在一片树林或者草原上开拓出一片土地,你得有工具、有人手、有第一年的种子粮食,还得守得住。
个人行为开荒基本不可能,只有诸侯和贵族才有能力开荒,普通的农民没有开荒的本钱啊。
看到杜康露出了微微惊慌的表情,姚友有些意外,于是朗声安慰道:“虽然是寒浇带兵,但是我虞国人多势众,不比封国,你也不用如此紧张。”
这句话让杜康更加烦闷。
姚友越是以为杜康怕寒浇,就越是说明杜康判断的准确。
姚瑶是懂杜康的,她看到杜康的表情不是惊慌,而是无助。
杜康不好开口强求了,于是她对姚友说道:“哥哥,国中凑不出粮食给纶邑吗?”
萧晨淡淡道:“纶邑大大小小不到30人,有2500斤粮食,带去的人又都是捕猎的好手,这些时还给虞城送了一条牛腿、一头猪,看来不但不会挨饿只怕还有多的粮食。”
她说的话也没问题。
现在是临战状态,当然一切为战争让路,以纶邑的能力应该还可以反哺虞城。
她甚至在做纶邑2500斤粮食计划了。
但是姚瑶问的不是吃的粮食,她问的是粮种。
姚瑶毫不退让,忍不住蹙眉道:“嫂子,我说的是给纶邑耕种用的粮种!”
萧晨不再开口。
这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一颗种子四月播下去,到八、九月才能收获,此时如何均衡储粮和种粮是一个问题。
也不知道姚琳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她一口喝完碗中的豆浆,朗声道:“大哥,上次烤牛肉的时候,伯父不是说让康哥在纶邑种田有些为难他吗?难道我们不应该想办法帮帮他?”
她可不管什么大是大非,直接搬出了虞侯姚思,毕竟姚友只是监国。
萧晨笑道:“就是因为纶邑诸人不擅长农事,所以才说为难他,这样倒不如种在虞城,收获还丰一些。”
“如果后面没有战事,来年再多拨一些给纶邑也无妨啊。”
这又封死了一条路。
姚琳没想到自己助攻不成,反而踢出了乌龙,小脑瓜一时转不过来,又倒了一大碗豆浆。
杜康心底冷笑:那我和姚瑶今年的约定怎么办?虽然事出有因,但颗粒无收之下,别说原主宁折不屈的性子,就是杜思坝也没有脸过来迎娶姚瑶啊!
萧晨的话说到了要害,姚瑶看了杜康一眼,她没有信心反驳。
刚才杜康也说过关于种田的知识都是最近打听到的,虽然很用心,但是毕竟没有亲自实践过,哪里能够问清楚就可以种出好庄稼的!
可是她不死心,凝视着姚友问道:“哥哥,父侯有说过几时能够断定是否会起战事吗?如果避无可避,那不如让康哥回虞城,也是一番助力,便是国破家亡,我们好歹也在一起。”
杜康听出了姚瑶的决心,没想到这个被姚琳一声大吼惊得从树上掉下来的柔弱女孩如此决绝,心中如巨石击湖,激起千层浪花。
姚友避开了她的眼神,清了清嗓子,咳嗽一声道:“情况也没有危急到这种程度,毕竟虞国不像封国。”
“父侯也在联络诸侯,寒浞没有十足的把握也不敢妄动。”
“如果到了五、六月寒浞那边还没有动静,那么今年就会无事了,毕竟八九月还要秋收。”
姚瑶露出了笑容,那就是说五六月可以调动虞国的粮食送去纶邑,那时候父侯也回来了。
等她扭头看到杜康依旧面色冷峻时,不由得心中更加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