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家长里短(1 / 2)
小时候,杜思坝是村里老中医家的常客。
一来他光着脚丫下地干活导致经常受伤。
二来老中医家里有很多泛黄的演义小说。
比如《说唐》《隋唐演义》《杨家将》《说岳全传》《宦海潮》等等。
大部分是记得其中的人物和故事。
虽然后来知道了虚构的成分很大,比如苏定方,明明是唐朝名将,却被演义丑化了,但是仍然津津乐道,乐此不疲。
小部分是记得其中的好句子,比如“最难消受美人恩”。
当时杜思坝毕竟年纪还小,也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但就是记住了。
长大后的杜思坝慢慢懂事了,学会了一些新的知识。
脑海中时不时会浮现出这句话,然后总是将这句话和“软饭硬吃”画上等号。
他是怎么理解的呢?
脑海中的画面如下:一位美人给了一位心爱的才子很多金银财宝,然后才子享受着锦衣玉食的时候,还文绉绉地唧唧歪歪“最难消受美人恩啊”!
简直厚颜无耻!
姚瑶的低声浅语拂过耳畔,柔腻入骨;身体软软地趴在背上,更让人觉心驰神荡。
这番话语,却又让杜康心中觉得姚瑶无比的高贵圣洁。
这一刻,他的脑海中再次出现“最难消受美人恩”这句话,也终于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美人恩”哪里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份毫无保留的信任,是永远的不离不弃啊!
在杜康看来这份信任和爱是绝对不能辜负的!
看来姚瑶感受到萧章带来的压力,也不在乎杜康知道不知道,她只是想表明自己的决心。
原主是一个好牧正、好庖正、好猎人,但是不务农事,她也坚定地相信杜康能够为了自己经营好纶邑,在纶邑种好农田。
杜康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全身一震。
他觉得做出再多的承诺,说出再多的誓言也是无力的,只是温声娓娓道来:“今天正是要向你汇报进度的。”
“这次烧荒,1200亩可用的田地是有的,加上之前的1200亩良田,养活100多号人绰绰有余。”
“你上次说的苎麻,我也寻得了,就在西北方,天公作美,起了西北风,也没有被烧掉。”
“当时想到有麻可以收割,你能够做上新衣服,我心中高兴,今日看到萧晨穿着绸缎,纶邑又没有桑,想来还是要委屈你了。”
虽然看不到姚瑶的面孔,但是杜康感觉到她在甜甜微笑。
是的,姚瑶笑得很甜。
她没有想到这个急人所难,赴汤蹈火,阔论九州天下,长河之志的男子,会和自己说这些家长里短的话。
顿时柔肠百转,心中既甜蜜又害羞,噙着笑柔声道:“我本就不喜欢穿绸缎,哪有什么委屈?”
“前几日见纶邑浓烟滚滚,便知道上次说的话不是骗我,我心里已经很高兴了。”
“只是你越来越油嘴滑舌了,还说是向我汇报。”
“你既然要汇报就多说说这些事情吧。”
杜康看着前面蹦蹦跳跳的姚琳,放慢了脚步低声说道:“还有就是我们前些时想了个法子,晒了二十多斤盐,阿妈不让告诉外人,连姚琳都没告诉,但是让我告诉你。”
感觉姚瑶的脸在背后摩挲了一下,杜康微微一笑,继续说道:“姚琳以为是个催眠入睡的法子,少不得要跟你炫耀的。”
姚瑶的发丝拂过他的脸颊,温柔的气息和软糯的声音也一同传入他的耳中:“我知道了!那是我们纶邑的法子!”
杜康听她轻声细语俏皮可爱,如春风般拂过心房,呵得他又酥又麻。
只是看到拉开了和姚琳的距离,于是又加快了脚步。
姚瑶发出一声吃疼的娇哼,低声道:“你走快了我就脚疼。我就喜欢你这样背着我慢慢走!”
若是“腿毛飞”同学,只怕立马要冷笑道:我背着你,走快了你倒是脚疼!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你要嫌快了,你自己下来蹦啊,肯定快不起来!
今非昔比的杜康却立刻放慢了脚步,问道:“你看这般速度脚还疼吗?不行我就帮你揉揉?”
“这样就挺好,不疼了,你继续说纶邑的事情吧。”
“我们抓到了一头怀孕的母牛,特别乖巧,想来八九月就会生产了,还有一窝小野猪,也养起来了。”
“嗯,你在任国本就是牧正,这回重操旧业想来定然会做得更好的。”
“只是牲口多了,粪便就多了,所以我又挖了几个坑沤肥。”
“什么是沤肥?”
“就是把草木啊、粪便啊,堆积封起来,过些时就可以施到田里,让粮食多产一些。怪腌臜的,不该和你说这个。”
“我虽然不懂农事,但是也知道庄稼都是地里长出来的,既然肥料能够增产,怎么会腌臜?等我去了纶邑也帮你沤肥。”
“还有烧荒遇到下雨,碰巧收集了一些木炭,烧起来没有烟尘,等天冷了给你送些过来取暖用。”
“不用,听你说得这么好,想来种田问题也不大了,就留在纶邑,等我嫁过去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