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懂得用火(1 / 2)
杜母对杜康,已经不是仅仅在外人面前照顾面子了。
而且在公开场合,杜母一直是杜康最好的托。
这让杜康这个儿子做得还是很舒心的,从来不用因为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而伤自尊。
杜康觉得自己再做几件新奇的事出来,用不了多久,杜母就要将自己神化了。
私下场合,杜母也从未像今天这样说杜康托大了,最多也就是说出自己的想法,看看有没有改进的可能。
所以杜母的话让杜康心中很诧异。
今天自己连盐都想办法弄出来了,也没有干别的事,到底是什么事托大了呢?
杜康讶然问道:“不知道阿妈说的是什么事情?”
杜母微微蹙眉,似乎在考虑如何开口,几息后才说道:“你可知我们何时开始耕种粮食的?”
作为炎黄子孙,杜康还是知道这件事的。
当下也不迟疑说道:“当然是从炎帝神农起,正是他老人家亲尝百草,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
杜母点点头,继续问道:“那你可知道为何称他为炎帝?”
杜康正愁怎么打听下“禹王”这个称号来历,不想杜母倒是先考起自己。
不过这个杜康也是知道的,当下也回答道:“因为他懂得用火,故而称为炎帝。”
杜母又追问道:“何谓懂得用火?”
杜康微微一怔,一时觉得被问住了。
是啊,何谓懂得用火,标准是什么?
要说懂得用火,自己这个天天和火打交道的庖正只怕更有资格被称为炎帝了吧。
不过杜康一向敬重先祖,是断然不会说出这样的话的。
杜母见杜康面露疑惑之色,叹了口气说道:“你不务农事,也不怪你。你今日所说的烧荒之事,‘想开哪一片荒地就烧哪一片’,便是当年炎帝才能做到,故而才能称得上懂得用火。”
“今日也不是无人做得到,但是我们这纶邑里面怕是做不到啊。”
杜康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同时又想到另外一件事。
那就是难怪大牛毫不在意自己的责备,反而和众人一起崇拜地看着自己。
早上对大牛的打压完全没有打压到痛处。
杜思坝前世是看过这类书籍的,里面有一个小故事。
甲想要刺激乙,于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大喊道:“乙是个强盗,杀人放火无恶不作。”
这个指控当然是非常严重的。
但乙丝毫不会在意,因为这样的事情根本不会发生。
众人也不会在意,反而会以为甲是故意造谣,搞不好甲还会因为诽谤而需要公开道歉。
但是甲如果说:“乙在家里好像不太孝顺,而且听说家暴妻儿。”
这个说法跟上一种说法比起来简直就是微乎其微了,用的还是含糊其辞的方式说出来。
但是乙可能就会暴跳如雷了。
因为判定模糊,而且说不清楚,甚至可能真的存在,他当然会万分在意了。
所以打人打脸,砂仁猪心就是这么个意思。
杜康刚才打压大牛方法更离谱,直接把大牛放在炎帝的高度做要求,这不是在变相地鼓励和夸奖大牛吗?
大牛同志看来一定会在杜康的精准鼓舞之下砥砺前行了,愈行愈远!
不过现在也不是考虑大牛的时候了,现在迫在眉睫的是烧荒。
杜思坝家里田地不多,母亲为了开辟一块荒地种菜,带着他烧过荒。
烧荒最好的季节是春秋二季,这个时候草木枯黄容易点燃,适合放火烧荒。
而且要把握好时间,烧晚了又耽误农时,烧早了又不能立即下种,好不容易烧出来的养分反而便宜了杂草,那就白费工夫了。
这个事情不像人工和种子的问题,在纶邑自己就可以解决,现在已经进了晚春三月了,不能再等了。
杜母的关切和爱护,让杜康甚为感动。
但杜康还是只能用忽悠大法应付过去:“确实是我考虑不周。不过阿妈也不用担心,我虽不务农事,但是做了几年庖正,还是略懂用火的,虽然做不到完美,孩儿也会尽力而为。”
杜母见他发现问题所在,又说得在理,心中担忧之情少了很多,于是关切地说道:“你也别太过劳神,除了往西北虞城所在,这里都是荒山野岭,哪里有什么村子?烧了也就烧了,雨水一来也就长起来了。你自己去看看便知道了。”
杜康满口答应着,心里可不这么想。
荒地那边慢慢有野人出现,虽然没有村子,但是不是真的没有人啊,万一一把火烧到那边去了呢?
水火无情啊,还是尽量控制一下吧。
在滴答滴答的水滴声中,杜康查看了一下环环的伤口和鼻子。
几天下来,不用担惊受怕,有足够的草料,还有同伴,小母牛已经完全适应了这里的环境,还稍稍胖了一些。
伤口恢复得不错了,但是直接拴鼻子恐怕还得几天。
杜康放弃了带它出来放风的想法,一个人拿了一把篾刀来到了山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