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启程县上(1 / 2)
柳康看到几棵树上的柿子摘得差不多了,秦江和王亮从树上下来,一行人到了山脚下的马车旁。
马车上已放满了摘下的红柿子,赵叔赶着马车,一只猎来的野兔挂在前面车上,半篮子菌菇大丫背着,芽儿要走路,柳康只好陪着她走路回来。
一行人走在回家的路上,聊着兔子怎么做着吃,柿子做成柿饼,芽儿享受轻惬意的田间生活。
到庄子的时候还很早,赵叔解下兔子, 去把兔子清理出来,秦江他们几个小的,连忙把马车上的柿子搬了进去。
柳康和芽儿回房清洗了一番,换了一身常服出来。
张妈已等着芽儿在,问兔子如何做着吃,芽儿道:“红烧好吃,打个菌菇汤,清炒个小菜。”
张妈连忙应着,下去办了。
芽儿看着这些野柿子,对柳道:“这些我们是就着吃,还是做些柿饼。”
柳康看着她道:“这么多,吃一部分,剩下的都做柿饼。”
张妈和王嫂在厨房里忙活,其余人都和芽儿一起清洗着摘回来的柿子,都敞开肚皮吃,不过柿子也不能多吃,容易积食不易消化。
清洗好的柿子去蒂,摊在大簸箕里把水分晒开。
晚上的时候,柳康记得京城做出的柿饼好像是去皮了的,跟芽儿说了后,芽儿也准备柿子去皮。
第二天一早,除了田间做活的男人,女人全都在家去柿子皮,去完皮的柿肉直接放在太阳底下晒着。
柳康跟着张庄头去了地里,张庄头说今天地里的地都翻完了,正好他想去看下。
柳康和张庄头说过,只要附近有买良田的,都可以买下来,横真他在这边可以照看,张庄头也留起了心思,把这件事做在了心上。
中午柳康他们回来的时候,家里的柿子皮都削完了,晾在场上很是好看,在田里做农活回来的村里人看了,都要询问下做着什么吃食。
大丫在场上里照着,只回应道:东家让她们这样的做的,别人也不好多问什么。
几天后,柿子经过晾晒,失去了水分,变成干干的暗黄色,而且硬度也有了。
芽儿再吃下去的时候,又是另一番风味,味甘甜糯很好吃。
中午芽儿装了一盘端到柳康的面前,让柳康尝下,他望着芽儿期盼的眼神,道:“你尝过了,可好吃。”他拿起一块咬了一小口,果真味不错。
“可想卖不,这品相不输京城铺子的柿饼,”柳康知道芽儿任何东西都想变成现银,打趣地说道。
芽儿想着柳康说好吃,那就一定好吃,“真的,这可以拿出镇上卖,可有人卖不。”
柳康吃完了手中的柿饼,点了点头,“有人买的,横直你也没有花多在的成本,便宜些,当个零嘴,还是有人买的。”
芽儿也觉得好吃,这么多,留着吃不完。不如去卖一点,给大丫她们挣个零花钱。
这天下午,从县衙来了一个人,找到张庄头道:“你家公子托付我家师爷的事,有回音,让你家公子最近去县衙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