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苏城顺利(2 / 2)
柳康连道好的,他来昌顺商行,只是来和明掌柜见个面,以后好打交道不显得突兀。
明掌柜喊个年轻人过来,道:“以后送货找他收货,结账。他是管货的。”
秦江忙上前和他寒暄,互相介绍自己,以便交货方便。
柳康在昌顺商行没坐多久,就告辞了。明掌柜的确是忙,不愧是大商行,不间断地总有人找。估计柳康上次来明掌柜去忙事情了,东家顶替上来接待处理事情。这就是商行日进斗金的原因。
接下来的几天,作坊一直很忙,几个人就没停过,赶出了作坊的第一批成品面条,王浩才吩咐大家休息下,小伙子的确是累了。
王浩没歇,跟着柳康一行人一起去昌顺商行送货,这些他都要熟悉,以后柳康不在这里,他都要一手办下来。
送货很顺利,秦江直接找着上次明掌柜交待的年轻人收货,结账。
柳康看到昌顺的伙计把柳记面条摆在台面显眼的位置,就带着秦江走了。
王浩和赵叔及秦河回到作坊,暂时歇下,累得不轻。
柳康有自己的打算,让王浩尽快熟悉作坊的事务,他不能在苏城留得太久,还得赶回秦家湾,离开了时间久了,越发地想念芽儿。
还有作坊的产量,肯定达到了一定的数量,自己要安排把货发出来,都是急需解决的事情。只有王浩尽快担起来,自己才能放心地离开苏城。
过了几天,柳康看着作坊很顺利,把王浩叫到跟前,道:“我准备要回家了,作坊你能管好,我很放心,现在你有什么想法可以跟我讲。”
王浩道:“目前我们七个人,进货送货暂时可以安排,如果昌顺商行的销量大了,你又不在,作坊人手不足,怎么办?”
柳康也想过这个问题,考虑了下道:“你先熟悉一段时间,先招三个人,工钱按照当地的用工给。把握着每次招少量的,先带熟,当地人只教一道工序。
作坊的事交给何恒安排,要招做事实在的人。慢点不要紧,一定要保证质量。”
王浩把柳康的话一一记在心里,如果自己在这里遇到难处怎么办。柳康也作了安排,他托付明掌柜,自己在苏城的作坊靠着他照应,明掌柜也答应了。
柳康把该交待的事都和王浩说了,隔天,他带着秦江和赵叔启程了,秦河留在这里,暂时负责厨房, 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婆子做饭。
……
芽儿在家里,作坊一直正常动作,只不过柳康走了几个月,家里的面条虽有大堂哥秦理在北线送货。
作坊的产量大,他的北线销量虽在增加,仓库还是堆满了货。
现在秦理送货也配了个帮手,是村里和芽儿少有的玩得较好的赵大秀的弟弟赵二牛。
他是今天开年招进作坊的,十一二岁,正是吃穷老子的时候,赵大秀家本就穷,她父亲年纪大不符合进作坊的要求。再说作坊除了秦家女人,又没招女工,她家没有什么收入来源,是村里少有的穷户。
芽儿看着赵大秀穿着短了半寸的衣裳,心里只觉可怜,按说赵二牛是不符合进作坊的。她一起想给秦理配个帮手,赵二牛由秦理慢慢带来,只要肯定应该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