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找到帮手(1 / 2)
芽儿把双胞胎分配给了柳康,也姓秦,同一个姓,但跟芽儿家不是同族。
柳康看着看向他们,三个明显有些局促,都低着头,不敢看柳康。
柳康道:“跟着我们出门在外很辛苦,做好吃苦的准备,这几天跟着适应下。”
三人急忙应道“好的”。
双胞胎兄弟分别叫秦江,秦河,另一个叫刘海。在村里三人在一起长大,关系也比较好。
秦江家祖上也是逃难来的,如今家里全是男孩,父母愁得头发都白了。
兄弟俩能选进作坊,他们的父母喜极了。
这次两人又被芽儿挑出来跟着东家柳康,走南闯北,他们的父母更是乐得找不着北。
大伯母秦张氏与刘海的母亲孙氏关系很是亲近,两人经常往来,刘海与秦家人关系融洽。
他们三人被芽儿提出来当帮手,村里人别提有多羡慕。
他们的父母嘱咐儿子要听话,要把东家的事办好。
他们三个都很珍惜这次机会,又是家人的耳提面命,更是心里发恨要把事情办成。
三个人都透着一股机灵,这也是秦芽看中的。
不是说只要书读得多,就见得有多聪明。
有的人天生就透着一股机灵,一点就通的人。
这样的人机遇比别人多些,可能都是学着一样的东西,别人能举一反三;你就是一就是一,你就比别人差些。
并不说你不够聪明,是你少了别人的那种悟性。
柳康看了他们三个后,让他们去做自己的事了。
他看着秦芽,道:“你把事情都考虑得这么周全,我在外的确缺少帮手,幸亏有你提前考虑了。”
赵叔有事,就只有他一个人,办不了什么事;多了帮手,想办什么事情更容易些。
芽儿道:“你们第一次出行,我就考虑到了,只不过那时没有合意的人。”
“经过这段时间的考察,他们三人目前在外能办些简单的事,慢慢带着,历练几年应该可以的。”
这几个人重点培养,芽儿挑出来,肯定用着放心。
这几天他们跟着柳康,柳康吩咐一些小事给他们做。
他们三人送货到镇上对数量,交接时办妥手续,从小事做起。不过他们很认真,前面芽儿都教过他们这些,做起来得心应手。
看着他们三人的表现,柳康比较满意。
……
不久,行商帮捎信给柳康,商量起程的日子。
芽儿的伯母们又是非常的舍不得,一走就有好长时间见不着,儿子都是成了家的人,儿媳妇们都明事理,又孝顺。
只有秦观在家一直在作坊里负责收货,幸亏有他在跟前。
时常逗着秦家几个老的开心。
更有几个孙子辈,能在跟前逗乐,也能释怀些。
没有辛苦,哪里能赚到银钱。以前没有这些机会的时候,还得起早贪黑的在镇上做零工,赚不了几个钱,还辛苦得要命。
转眼到了十月初,马上要启程了,这次带的货多,再加上年关,想把这些货销出去。
三个月的时间周转个来回,赶上回来过年就是好的。
柳康和行商帮确定的十月初六启程。
这天一队马车浩浩荡荡的出发,行商帮的货也多,都是抢着年关销一笔。
柳康昨天晚上到了芽儿住的闺房,想着回来的这段时间,两人在一起多数商量的是作坊的事情,个人的事都很少说。
媒婆在按照成亲前的礼节走,柳康想这次赶在过年回来,确定明年的娶亲日子,想早些把芽儿娶回家来。
想着他出门在外,放心家里作坊的事。
她的确不容易,就是个男子也不见得能把这些事做好,可芽儿做得好,叫他怎么不心动。
叮嘱她不要太劳累,该分出去的事安排人做,她只管着进出的数量货物就行。
当晚柳康和芽儿难舍难分,都想着彼此。纵有千言万语,临别的时候什么都没说不出来,一切尽在不言中。
芽儿希望柳康能把这批货发出去,早些卖了赶上回来过年。
一年来他的努力见了成效,自家人的辛苦也希望有个好的回报。
至于成亲的事,芽儿听父母的意见,反正家都挨着,还不是成天见面的。
自己的生活不会有多大的变化。如果自家父母答应了明年成亲,芽儿没有意见。
像芽儿这么大的村里姑娘也很少,本来她定亲较晚,现在两个妹妹都有媒婆上门说亲,自己是到了成亲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