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寻找销路(1 / 2)
福来酒楼的招牌菜上来,柳康挨个尝了味道,不管是荤菜还是素菜,都是恰到好处,饭后送了免费甜点。
顾客如果觉得可口,想多买些,酒楼旁边一角设有一个甜点铺子,买了打包带走,真是别出心裁,掌柜的不放过任何一个能赚钱的机会。
点心的包装精致,可见是用心了的,正适合做见面礼。这点心在扬州城还很火爆,据小二说每人限购三盒。
柳康落箸后,赵叔打算结账,小二将二人点的菜又报了一遍:“一共一两二钱银子。”
柳康听罢,不禁咋舌,果然不便宜。一个在地里刨食的小农,一年也就二两到十两的收入,一月也就一两左右,甚至有的月份没有收入,两人一顿饭就差不多花农人一个月赚的收入。
小二接了银角子,又笑道:“客官慢走,欢迎下次光临!”稀奇的是,其他小二也跟着一起说欢迎下次光临,声音整齐洪亮,让柳康觉得自己也是个贵客。
柳康从吃饭到结账,种种体验已表明,这家福来楼的掌柜,是个人物。
柳康并未马上离开,对小二道:“你们的掌柜现在在吗?我其实是其他地方的客商,现在有笔生意想和贵酒楼的掌柜的一起做。”
柳康并不鲁莽,按照他的分析,掌柜只要在就会来见他,这个掌柜,思维灵活,又在酒楼各方面都下功夫,有赚钱的生意不会不愿意的。
“您二位稍等,掌柜的他正在里面。”小二爽快的应了,转头进去去找人了。
不久,一个中年人出现了,他身着青色绸缎长袍,看着随和干练。
掌柜看向柳康,揖了一礼:“在下是福来酒楼的掌柜,可称鄙人姓李掌柜。”
“不知公子是想和我们做什么生意呢?”未等柳康回话,李掌柜就示意小二去忙别的事情,自己带着柳康赵叔二人上了二楼,进了楼梯口旁空着的雅间。
柳康回礼后坐定道:“在下姓柳,是走南闯北的客商,李掌柜你把酒楼做的如此红火,可真是不简单啊!”
柳康不等李掌柜反应,又说道:我要做的正是粉条生意,不知贵宝地是否有这种吃食呢,如果没有,贵楼可尝试推出新品,我想效果不会差的。”
柳康示意赵叔,赵叔从背包里取出一袋包装完好的一袋东西,在他们面前打开,李掌柜还没有见过粉条,只见过现做发酵的面食,还没有这样易储存的吃食。
他心里惊讶,但面上不显,拿在手上捏下,粉条又干又硬。
柳康对着李掌柜道:“这种吃食是苕粉。算是我家乡当地的特产了。”
柳康想着这个生意要做长远而不被模仿,需有个更特别的名字。
地瓜很多地方都有种植,虽然没有普及,但别人知道有这个品种。暂时不让别人知道是地瓜做的粉,另起一名叫苕粉更恰当,在当地,地瓜又叫苕,叫苕粉也不错。
两组人马都是如此打算的。别人知道好吃的东西,如果知道原材料,酒楼也会模仿破解的。
小二这时上了茶,又退出了雅间。
李掌柜说道:“柳公子,请问茶。”
柳康端起茶杯,品了一口又放下:“李掌柜大方,多谢这好茶招待。我带来的这道在我们当时也是一种名品吃食,可当主食,也可当菜品,老少皆宜。”
李掌柜:“哦,那你说说看,当菜如何,当主食又如何?”
柳康在心里暗暗佩服芽儿,想了许多做法,又做过样菜,这问题正好有了答案。
柳康胸有成竹,一一道来,着重介绍了烤苕粉的做法。
李掌柜听了后,只是觉得酒楼若是有这道菜,定是一大特色,本地繁华,南来北往的汇集在一起,酒楼若是能吸引更多客人,生意也会更上一层楼。
目前福来酒楼没有新品推出来,李掌柜年阅人无数,他从交谈中发现柳康是个不一般的年轻人,谈吐沉稳,是个干实事的。
如果引进酒楼,可以作为赠菜,没人喜欢就快速的撤下去,苕粉毕竟不是荤菜,成本并不高。
李掌柜心里作了番计较,说道:“柳公子,那不如提供一批苕粉,我们先做赠送的菜,若是有顾客问了,愿意单点,我们再谈其他。不过在酒楼里推出,要是反响好,但是不能稳定供货,那我们也不能合作。”
柳康说道:“这次来,主要是拓展销路的,如果贵楼确定了能上这个菜品,你按需求定出数量,我们按你的要求送过来,送过来的品质跟我这次带过来的是一样的。供货可以放心。”
掌柜道:“柳公子,那你的定价是多少?”
柳康略沉吟了下,心里很快心算好,成本加上运送的成本大概就得三十文,后面本地的地瓜收完,要去更远的地方去收购,成本会提高,最低不能低于五十二文,心里预期的最低价。
他开口说道:“这苕粉贵在新奇,口感好,成品周期长,零售定价六十八文一斤,你的酒楼因为是我到贵地的第一家,开门红,给你特惠价六十二文,以后因原材料的进价浮动我们再另行约价,可否?”
李掌柜手在桌面轻轻叩着,一下下很有节奏,他没有马上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