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扩大规模(1 / 2)
待郑子兴在南洋各地的考察报告交上来,柯宁微仔细研读了一番,终于对现在的南洋诸国有了初步认识。
现在的南洋诸国,还处于一个比较动乱的时代,彼此之间时常有战争发生。
不过因为宝船上带了火药小队,所以虽然有一些不开眼的海盗想要抢夺宝船,最终还是没有成功,反倒是自己的船被炸穿了。
在航行的过程中,船队里面的船也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不过南洋诸国的造船业更发达一些,对修理船只也很有经验,在那边已经修好了。
大宁这边因为有造船需求,造船技术也一直在改进。但等到自己慢慢改进那就不知道到什么时候了?不如直接派个人去学习一下先进的技术。
除此之外,南洋那边的矿藏非常丰富。除了价值最高的金矿银矿之外,其他矿藏也有很多,属实让郑子兴羡慕了一把。
要想把这些矿藏都带回来,下次出海必然要带更多的东西,这就又涉及到了造船。
另一方面,带过去的各种丝绸、瓷器、茶叶都非常受欢迎。
其中,最受欢迎的是瓷器。
虽然那里的富贵人家也喜欢丝绸的花纹和质感,但因为那边天气炎热,丝绸过于厚重了,并不适合作为当地的常服材质。
茶叶嘛,喝的惯的也是少数人,当地已经有了自己的风味饮料。
只有瓷器,烧制出来的光滑质感,独一无二的花纹,倍受当地人的喜爱。
当地人,富裕人家都用金银器,穷人都用陶器。瓷器刚好作为二者的中间产品出现,比陶器更好用,又没有金银器贵。
当然了,若是非常精美的瓷器,价值比金器还要再贵一些,不过就不是普通的富裕人家能用的了。
柯宁微仔细研读之后,将郑子兴的折子扔给了郑小花。
“你看看吧,想想怎么办?”
郑小花一目十行地读完所有内容,从中找出和自己相关的部分。
“微臣本来是对在南洋销售丝绸寄予厚望的,现在看来,我们要做两手准备了。”
“哪两手?”柯宁微一边看其他的奏折,一边顺口问道。
“现有的丝绸因为质地比较厚,并不适合南洋诸国使用。等郑尚书再次出海,可以拓展一下其他市场。总有地方是需要这样的品质的。另外,今天我就让织造厂的人改做纱料。争取在郑尚书下次出海的时候,带走一大批纱料。”
柯宁微对这个回答还是比较满意的,她点点头,说道,“那你便放手去做吧。另外,既然厚实一些的料子不适合南洋,那就让去高丽的人带走吧。”
“是,陛下。微臣这就去安排。”
库房里之前囤积的、预备给南洋的丝绸送往了高丽。
高丽皇室和富贵人家倒是非常喜欢,争相购买。不过买一次能穿好久,下一次就没有这么强的购买能力了。
郑小花回到织造局,立刻就召集所有的管事和负责人。
“现在生产的所有品种的绸缎全部停下,接下来改为生产纱料。要做品质最好的纱料,各种颜色都要一些。”
底下的人不明所以,问道,“怎么突然要生产纱料了?突然停工,好多半成品在院子里堆着呢!”
“郑尚书从南洋回来,那边气候炎热,之前生产的绸缎并不好卖。下次出海,肯定还会经过南洋,所以之后我们要先全力生产各色纱料。而且要做品质最好的,才能卖个好价钱。”
“是,将军。”
织造工厂也立刻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