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疯狂的舆论场(1 / 2)
此时2008年的春节已经过完了近一半,许杰总算是回到了中国。
由于这次事情的耽误,许杰深知留给自己的时间确实不多了。而他们计划中最为关键的王建尚还没完成视频的剪辑,当然,这也在计划之内。
为了赶上进度,他直接让王建拿出一些片段的要求,自己直接和他在公司里开始剪辑起来,毕竟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快吧?
之所以这一开始本没有的纪录片现在却令得许杰如此看重,主要是国内之前基本上就没有这东西,他们的那些花絮都是有剧本的,而着眼点也基本在明星上。
事实上,就在他答应了唐毅导演的编剧任务时,他不由地意识到自己现在最大的依仗就是系统,它抽到什么许杰是控制不住的。这两部电影下来,自己的观众非常局限地限制进了悬疑惊悚的小品类里,以后要是抽取到其他风格的电影或者大片那观众基础就得从头开始了。
这样来看,他急需筛选出一些比起悬疑情节更多是关注他本人才能的观众,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基本盘。这纪录片后来许杰寻思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结晶装置”,看王建的电影剑客的观众多少还是和他的追求有些相通,因此从他那发展粉丝应该说是更为有把握的事情。
王建现在跟了自己一路,未来就算他不拍电影两人指不定都会时不时聚一聚,将他的粉丝与自己的粉丝捆绑,这不是什么双方不可接受的事情,反而是双赢的局面。
可就在许杰忙着纪录片的事情时,远在北美的风波总算也吹回了国内。
阿德南的事情加上卡拉迪斯的站队瞬间加剧了各国锡克教徒与印度教徒的矛盾,作为油管五常之一的印度发起疯来声量可谓不小。
当这样一件事情还涉及到中国的一个导演的电影时,就算许杰不花钱,营销号和烤肉up们也会蜂拥而至。哪怕看不见,但油管上的事情还是很快传入了国内,令得许杰的人气又是突然上升了一截。
直到这时,观众们才将视线关注于电影以及电影背后的事情上来。
在最开始辟谣时,观众们只是声讨那些媒体造谣,后来因为安然的事情注意力又被对方和许杰的关系给吸引了去,现在总算回到了电影的剧情表达以及幕后故事,当真也是一波三折。
听到叶瑾萱的分析,许杰只感觉现在真正欣赏电影的人实在是太少了,不由得有些叹气。
也难怪以往那些经典电影总是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在消除生活的威胁感前人想要忽略自身的痛苦来追求这些东西,果然还是太荒谬了。
“啧,我不是来挣钱的吗?想这事情干啥……”
吐槽归吐槽,国际上舆论的升温虽然声量不小,但也仅就局限于这些印度人罢了。对于其他各国的人,这也不过是又一道茶余饭后的消遣而已。
就是牵扯进这事的英国也可以说是兴趣寥寥,但那位银行家父亲就有些难过了,人家以死报仇,这种情况人们不信他的话有假,这导致了银行家的名声在民众心中便跌至谷底,令得他焦头烂额。显然,这也许也是他为何没空报复阿德南的原因之一。
虽然这么说,但反对歧视与压迫毕竟还是政治正确,许杰也算因为这事在一些西方人心中留下了个不错的印象,原本一路下坡的票房竟是又有了一个小小的峰值。
卡拉迪斯也算是得偿所愿,虽然在印度已经被口诛笔伐,但在美国却是有了个“人权斗士”的美名。的确可能有人仍然有着这种种族主义思想,但当身处舆论场时,没人会闲的没事唱这种反调。
听到叶瑾萱的分析,许杰不由地露出了微笑:这样来看,阿德南的计策也不算完全失败不是吗?只可惜……这代价是否值得呢?
……
就这样,一边紧密关注着舆论场,许杰与王建开始了他们的赶工。
到了晚饭时间,两人都是松了一口气:眼看他们的工作就要完成了,今晚稍微熬熬夜,事情也就算做完了。
一想到新年以来的奔波,两人都是有些心酸,于是许杰直接请客,两人又是来到了芙蓉阁,吃了点好的。
在饭桌上,王建将自己最新的想法给许杰说了说:他作为个人的视频制作者,所能达到的上限也就这样了。虽然给许杰外包这花絮的拍摄令他又是挣了很多钱,但这般显然已经违背了自己原先的事业初心,这实在是太辛苦了,也太机械了,何况他自己还如此业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