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三年(六)(1 / 2)
康乐十四年,七月十三。
此时距离陈祥对柳儒浩展开围剿,已经过去了足足小一个月,在这段时间里柳儒浩的情况可以说是苦不堪言。
因为在陈祥的围剿下本就处于劣势,最近陈祥的进攻又变得更加频繁和猛烈,如此也让柳儒浩的防御瞬间摇摇欲坠。
只是柳儒浩对此并没有太过担心,因为陈祥如此进攻伤亡很大,他明白像这样的进攻持续不了多久。
事实也确实如柳儒浩所想的那样,陈祥并没有一直采取这样的进攻,很快就恢复了曾经的进攻频率和攻城强度。
要是陈祥一直保持这样的进攻,当然能够迅速剿灭柳儒浩,但陈祥麾下的大军也必然会因此伤亡惨重。
如此虽然没办法迅速剿灭柳儒浩,但胜在安稳不会造成太大的伤亡,大景朝廷见状也是默认了陈祥的决定。
因为他们在得知大军付出的伤亡后,也恢复了理智而且不再对陈祥进行催促,只因他们也想尽可能的保存兵力。
毕竟给陈祥凑出这八万大军可不容易,朝堂上的那些官员也明白各地将领吃空饷的事情,甚至部分官员也是此事的参与者。
别人不知道各地官军的情况,他们这些收了钱的人还不知道吗,为了凑出这八万人的合格士兵,他们花了很大功夫和钱粮。
因为如今的大景吃空饷喝兵血的情况,他们对此完全可以说是司空见惯,想要凑出这些合格的士兵非常艰难。
要不然他们才不会关心大军的伤亡,但在这种兵力有限的情况下,他们自然得不想让那些士兵有太大的伤亡。
虽然剿灭占据湖广的柳儒浩非常重要,但如果可以减少伤亡他们也愿意花费更长的时间,当然主要还是对陈祥的信任。
要是换个人磨磨唧唧的进行围剿,朝堂上的那些官员肯定不会接受,因为陈祥是大景此时最优秀的将领。
要不然陈祥也不会被封为三省总督,而且大景有难以剿灭的流寇或反贼,朝堂上的那些官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陈祥。
当然陈祥也没有辜负他们的期盼,总能将那些棘手的流寇迅速剿灭,这是也是其他将领所达不到的高度。
而且不管是朝堂上的官员,还是大景高高在上的天子,对于陈祥都是非常的信任,而陈祥对大景也确实是忠心耿耿。
面对朝廷的指令陈祥都会选择执行,哪怕朝廷的命令有些不切实际,陈祥也依旧会坚定不移的选择执行。
要不是大景需要陈祥剿灭流寇,刘昊都打算将陈祥召回朝堂办事,因为陈祥的能力可不只是带兵打仗。
对于治理地方陈祥也有自己的心得,在湖广的百姓心中陈祥就是青天大老爷,因为陈祥曾将湖广的流寇剿灭。
而且陈祥还在湖广赈济当地的百姓,如今湖广虽然被柳儒浩所占据,但湖广依旧有百姓相信陈祥能够解决柳儒浩。
要不是湖广的百姓手无寸铁,肯定会联合起来对柳儒浩展开反攻, 虽然已经有百姓在对柳儒浩的统治进行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