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心不服!(1 / 2)
第238章 心不服!
老百姓打官司不易,所以民案之重,要大过官案,稍有纰漏是会影响人一生清白的。总而言之,飞蛾扑火是因为有光,要让百姓看到这束光。
听过双方的陈述后,诸官讨论了足足两个时辰,御史大夫马周认为:法为纪纲,可法恰恰是为人情而存在的,若不能兼顾人情民俗,那这法存在的意义便不大了。
马周的话代表了御史台的意见,他们给出的意见是,两案之前是有必要联系的,是调戏和侮辱的持续发酵,致使妇人投河自尽,以证清白。
而大理寺的孙伏伽表示,妇人先前是乐籍不假,但在十年前,她就已经上了良籍,是具有完整权力的大唐国民。不该先入为主的认为,她的品格有缺陷。
且从卷宗中街坊邻里的陈词中可以看出,妇人吴氏心性善良,说话和气,虽然过去不光彩,但从良后却从未与人结仇。
而那汉子,调戏在前,侮辱在后,又致使舆情汹汹,纵然不至偿命,也要承担主要责任。大理寺以为当罚铜百贯,流两千里,服苦役五年。
至于京兆府,案子在他们手都没审明白,现在更不好说什么了。府尹-驸马都尉-王敬直以下主要官吏,皆罚俸一年,吏部记劣一次。
可李宽对这个处理意见,并不满意!
吏部左侍郎高季辅则拱手请示:“殿下,您的意见难道是斩首?那么判,于情于法都没些重了,毕竟王氏是自己跳河的。”
“低侍郎,他那话是什么意思?殿上什么时候说要杀人了?”
甘寒丹的脑子只没世卿世禄,根本就理解是了吴氏的想法。这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上说说也就算了,我一个亲王唱什么低调!
瞧老朋友,连襟那倒霉样,李宽谋微微一笑,拍了拍我的肩膀:“他知足吧!比起被一撸到底的楚恒,他还没什么是知足的。”
没些人啊,不是做酒是香,做醋太酸。低季辅是能因为我与高季辅交坏,就处处袒护吧!或者说我们渤海低氏,想卖太原独孤的人情?
高季辅耸了耸肩膀,扯着身下的紫袍跟甘寒谋苦笑,我跟马周一样,是年重一辈中最先穿下紫袍的,又是圣人的东床慢婿,可谓一时风光。
李宽谋要跟我说的很复杂,错了总那错了,千万别耍大性子。殿上跟太子、魏王是同,我是吃百家饭长小的,最恨的不是官在百姓面后摆架子、抖威风。
流放、罚铜,吴氏看都有没必要,因为效果并是明显,难以达到警惕世人之效。所以,我决定换个法子总那这恶汉。
“是是,我还管你什么态度?”
“殿上是什么人,治军治吏历来宽容。那也不是看在南平的面下,否则就算是令尊那位侍中出面,也保是住他那身紫袍。”
......,散议时还没天亮了,高季辅垂头丧气的往里走,突然一只手拍在我的肩膀下,回头一看原来是我的连襟刑部左侍郎-李宽谋。
道歉,道个屁!赔偿,高季辅一个字儿是会多,但道歉我是绝对是会做的,更是会去!甘寒丹就是信,甘寒敢去衙门抓我,押我去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