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比较(2 / 2)
村民心也随着这叫声,砰砰的跳动。
“怎么会这样?你看那边感觉剩了好多”
“不会,不会,我们这边堆摊的大,所以看起来少,实际比他们多,别灰心。”
随着时间的转移,村民的脸色难看了起来,现在就是傻子也发现这边要输了。关键是这怎么可能,这是村民找的一块长得最好的地方,就这样还比不过尹天浩,这不就说明自己种了一辈子地的方法是错的吗?想想,就让人不能接受。他们希望奇迹的出现,眼睛紧紧的盯着下方的谷子,似乎眼睛里可以到出谷子一样。
“一百二十四升”
“一百二十四升”
“没了”
“一百二十五升”
……
“一百七十八升”
“没了”
村民们难以置信的眼睛都可以从对方的眼中看到,这足足多了近5成啊,这是什么概念,这就相当于收入多加了5成,有人盘算着,这是多少粮食。有人算不清,但是他们知道以后的粮食只会多不会少。
沉寂了良久,终于爆发出了欢呼声,村民就像疯子一样乱跑乱跳,宣泄着心中的激动。当这片激动逐渐消失,村民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天浩你可真神,你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产量再提高一些?”
“有啊。我前些日子说过,要从两方面着手,水和肥。”“这水不好说,只能挖个大坑蓄水缓解,但是起不了什么大作用。另一个就是肥,肥相对于水要简单些,利用一些植物沤粪,另外可以喂些动物,增加点粪肥,比如那两头猪。我们要把这些综合利用起来。如果搞好了,一亩地六七旦不敢说,但是四五旦绝对有”
村民“真的?真的可以达到四五旦。你说的可比现在足足多了一倍,一倍啊。这些你都是从书上学到的?”
尹天浩:“只要按我说的,绝对可以。另外这些知识是从书上学的,所以你们要好好学啊,学好了都是天才,可以让你家的粮食大丰收。”
“好哦,好,你们都听到了吧,要好好学。”
尹天浩的一番谎话造就了祝家庄学习的热潮,不过他们也不想想,要是书上有,其他读书人早就这么做了。
今天算是打响了秋收的第一枪,秋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足有两三个月之久。第二天全员收谷子,镰刀不是每个人都有,一部分人割,一部分人负责拉,还有一部分人负责剪,另外一部分人就负责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流水线,这恐怕是最早的流水线吧,尹天浩如是想。尹天浩被分配到剪谷穗这部分了,这一块大部分是女人和孩子负责。尹天浩好久不用剪刀,下午,虎口位置就磨了个水泡。尹天浩用针挑破,流出一摊清水,然后用布裹了一下。
秋收无聊吗,无聊的很。闲着无事,居然有妇女要求尹天浩再讲讲金瓶梅的故事,尹天浩也是闲着无聊,按着前世的记忆讲起了金瓶梅。
金瓶梅不愧是四大奇书之首,雅俗共赏,不同的人听到的是不同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个叫祝婷的,十五岁,已经定亲,婆家是邻村的。长得挺周正,但是有些黑。最初,尹天浩讲的时候,故意躲开,离的远远地,后来干脆也过来听尹天浩讲。故事曲折离奇,估计是第一次听,听得很认真,尹天浩看着这认真的样子有些想笑。
稀稀拉拉,干了一个月才把谷子和黄豆收好。这个时间村民一般收拾下剩余的东西,把剩下的谷茬(谷根)刨出来。黄草的纤维在自然状态下很难分解,需要时间比较长,远不如麦秸来得快,所以没人拿黄草沤粪。那农民 的黄草干嘛?拿来喂牛,除了牛基本上没动物吃黄草,驴马羊基本上不吃。还有豆秸可是好东西,驴和牛都吃,而且算得上比较好的粗饲料,另外还有花生秧,红薯秧。不过祝家庄现在没有,不知道是没种,还是没从外面的世界传过来。
进入九月中旬的时候,天气变得很凉,杨氏给尹天浩做了几件衣服。这天,上面传下话来,开始服劳役,上到五十,下到二十都要参加劳动,而且都是义务工。这是尹天浩第一次见到劳役,想到这个,尹天浩就回想到了前世电视里面演绎的那样黑暗,毫无人性,民夫一般十不存一。然而事实并非这样,除了不发工钱,其余有很大的自由。首先,劳役放在了十月,首先错开了繁忙的农植季节。另外十月在大麓郡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月份,天气不冷不热。百姓不怎么受天气的苦,虽然劳累了一点,但是只有一个月。另外还有就是劳役以一个村为单位,这样也就少了百姓单独受欺负的因素。要是想集体打架,那看守的士兵可不是吃素的。虽然是劳役,但也是做了最大程度的保护,当然这也是看地方官员,不排除横征暴敛的。
祝年今年刚好五十,不用再去服劳役。在祝家的三兄弟和一村的年轻人都走后,第二天,尹天浩就有些后悔了,早知道就该把粮食卖了换些银两,交赋免了劳役。
现在只能暗自叹气,悔不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