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态度转变(2 / 2)
也可以掌控大局,挑拨离间,让他们自相残杀,曹操曾经挟天子以令诸侯,岳父大人也可以这么做。
扶持一个傀儡皇帝,等时机成熟,自身的实力强大了,那就可以自己坐上那个位子。”秦慕天侃侃而谈。
“厉害,真的厉害,你这个计谋太厉害了,简直就是天衣无缝,那万一杨广又振臂一呼,率领着大军攻打大兴城怎么办?”李渊兴奋过又开始担心了起来。
“岳父大人,杨广这一辈子都回不来了,他会命丧江都。”秦慕天微笑的说着。
“什么?什么人敢害他?他无论是怎么错还是当今天子,谁吃了态心豹子胆了不成。”李渊震惊的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宇文化及!”
“不可能,宇文化及乃是他的第一心腹,杨广如此的宠爱他,他怎么可能会杀杨广。”李渊拼命的摇了摇头。
“很多事情不能只看表面的,其实,加快杨广死亡,也有岳父大人的原因。”秦慕天笑呵呵的说了起来。
“哦!愿闻其详!”李渊好奇的看着秦慕天。
“大业十三年,岳父大人会于十一月攻入大兴城,并扶持了杨广的孙子杨侑做皇帝,遥尊杨广为太上皇。
这样,杨广觉的江都也不安全了,他便决定继续南迁到陈朝故都建康。可是,杨广的这个决定却引起其禁卫军的恐慌。
因为这些人大多是关中人,他们随着杨广来到了江南,但心中仍挂念着关中的家人,总想着要回家。
所以,当杨广决定迁居建康时,内部的冲突就爆发了。其中,代表侍卫部队利益的右骁卫将军赵才极力劝说杨广返京,这个“京”即指大兴城,也指东京洛阳。
总之,赵才是希望隋炀帝回到北方。而南方人虞世基希望隋炀帝去往建康。
当南人和北人互相争执不下,而杨广又心里想着南迁,北方的将领看到杨广没有返回北方的意思,失望之余遂决定发动兵变。
侍卫部队的头目司马德戡召集他的亲信讨论该怎么办,并煽动说:“关中已被李渊所攻占,我们这些人的家属也都在关中,我们的家属也有可能归顺李渊。
陛下随时都有可能杀掉我们!”众亲信听后,于是密谋发动政变,并推举宇文化及作为兵变的主事人。
大业十四年三月十日夜,兵变爆发,众兵杀死了杨广身边的“南人”后,又抓住了杨广。
杨广临死也要讲讲排场,留个全尸以保留最后的体面。他让人拿毒酒来,可慌乱之中,找不到毒酒,最后,杨广拿了一条练巾交给叛军,于是叛军就用这条练巾将杨广勒死。
杨广死后,萧皇后和宫人拆床板做了一个小棺材,偷偷地葬在江都宫的流珠堂下。后右御卫将军陈棱又为杨广发丧,备仪卫,改葬于吴公台下,发敛之始,容貌若生,众皆称异。”
秦慕天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大家都认真的听着,这种事情太吸引人了。
“可悲可叹呢!宇文述辅佐杨广登上帝位,他儿子宇文化及却把杨广给杀了,真的是因果报应吗?”李渊深深的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