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过年啦(1 / 2)
腊月二十五,过年前五日,叶筱凌就把店关了。挣钱重要,生活更重要,这是她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个春节,也是她和赵青山的第一个春节,她想好好准备准备。
叶筱凌带着赵青山去置办年货,买了十斤猪肉,十斤排骨,两个猪腿,因为经常去那个大哥那买猪肉,大哥也知道他们喜欢猪下水,就把一大桶直接送给了他们。
买完肉,拿回家放着,他们又去买衣服。叶筱凌给他们俩一人选了两身,赵青山的是朱色,叶筱凌的是大红,颇有点情侣装的味道,喜庆又容光焕发光彩照人。
然后他们又选了几匹布和一些棉花,拿回去让张氏和赵氏给家里人都做件新棉衣。
最后又买了些调味料和油盐和过年吃的零嘴和给叶家父母准备的礼物。带着大包小包,租了一辆牛车回村里和家人一起过年。
回到村尾的房子,在镇上住习惯了的他们还有些不习惯,家里破破烂烂的东西也不齐全。
“青山,修个房子要多少钱啊?”
“你想修房子?”
“嗯,你看这家里破破烂烂的,修个新房子住着舒服一点。”
赵青山想了想,说:“可是我们在镇上也不回来,修好了没人住再坏了。”
叶筱凌想想也是,他们一年也回不来几次,但是她又实在不想住这破房子了,哪怕一年只住一次。
她心里盘算了一会儿说:“不然我们让大哥也到这边来修个新房子吧,我们修个小的在旁边,这样他们也能帮我们照应着。”
“修房子是大事,得先给爹娘说说,等会我就回家一趟。”
“行,不过也不急,修也要过完年了。你把布和棉花也带回去,让他们做身新衣服过年穿。”
“好,谢谢老婆。”
赵青山在叶筱凌脸上亲了一口,叶筱凌笑着推他回家去。
赵青山拎着大包小包往家走,一路上遇到不少村里人,有些人远远的冷眼看着他,有些人则讨好的笑笑给他打招呼,他谁也不搭理一路目不斜视的回了家。
赵家在镇上开了吃食铺子这件事已经在村里传遍了,大家一开始不相信,谁都知道赵家这几年穷得要死,再加上娶了叶筱凌这么个煞星,一家子不被克死就不错了还能做生意?还坐到镇上去了?而且也没听说过他们家有谁做饭手艺特别好啊?
但是看着赵家人一日日的忙进忙出,穿的越来越好,脸色也越来越红润,还买了牛车他们也就将信将疑了。趁着过年买年货,不少好事者还专门去镇上看了,发现他们竟然真的开了铺子而且生意还特别好,一时之间村里人又是羡慕又是嫉妒,只是有些人羡慕多一些有些人则嫉妒多一些。
赵青川和赵氏每日的冷吃兔都是在赵青山他们家里做的,为的就是不让村里人闻到香味引人注目。倒不是怕他们发现,就是懒得应付他们。
卖了快一个月冷吃了,张氏和赵青川手上都有了些钱,家里过年的气氛也挺浓的,门上都贴了新对联,还挂了些红红的花作为装饰,看着很喜庆。
“爹,娘,大哥,大嫂,我回来了!”赵青山拿着大包小包推开门。
“青山回来了,怎么拿这么多东西啊?”
“都是筱凌买的,布料和棉花,让娘和大嫂给家里人都做件新衣裳。”
“还有棉花?快拿来我看看!”张氏有些激动的接过赵青山手上的包袱,拿到屋里打开,白花花暖融融的棉花一坨一坨的实在是可爱。
这还是他们第一次见到棉花呢,这时候的棉花可是个稀罕物件,穷苦人家是用不起的,再冷的天也只能找点皮毛或者在衣服里面夹点干草芦花等御寒。其实他们现在也能买得起了,但是他们素来节俭惯了,也可以说是穷惯了,有钱了也舍不得享受,只想死死把钱攥到手里存起来。
“秋月,快把针线找来,我们这几日赶赶工,让大家过年的时候都穿上新棉衣。”
赵氏笑着点头,转身去找针线了。
“爹,娘,大哥,大嫂,我有事儿想跟你们商量商量。”
“啥事?”
“我和筱凌想让你们也搬到村尾去住。”
“我们也搬过去?那房子太小了住不下啊!”
“不是,这房子破破烂烂的,青卓、青彦和清清也大了,该有自己的屋子了。现在你们手上也有了些钱,正好可以修个新房子。”
“而且家里兔子也越来越多,还有牛,后院都快挤不下了。村尾那边宽敞,去那边修个大房子住着也舒服。”
赵青山一席话说完,屋内都静了。他们都没想过要重新修房子,最多想加固一下,更没想过搬到村尾了,这里是他们赵家几代人生活过的地方,他们有些舍不得。
赵青川都还好,他年轻,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得多。赵广林不是很愿意,他在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就算要修新房子也是想修在原来的地方的。
赵青山看他们都不说话也没催,只说:“我和筱凌想在年后修个新房子,你们要修的话正好一起,两家挨着,互相也好有个照应。”
赵广林皱了皱眉:“你们还要单独修一个?不跟我们住一起?”
赵青山他们虽然搬出去住了但那是迫不得已的,并没有分家,按理说在村尾修了新房子就该住在一起的。听他们还是要分开住,赵广林不是很高兴,父母在不分家,他感觉自己一家之主的威严被无视了。
赵青山猜到他爹的心思,厚起脸皮笑嘻嘻的说:“爹,我和筱凌如胶似漆,一起住的话恐怕多有不便。”
“······”
赵青川被弟弟不要脸的话逗得笑出声,笑着帮腔:“爹,您就答应吧,他们两个单独住习惯了,我们搬过去了房子也挨着,跟住在一起也没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