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回来了(1 / 2)
当天晚上,赵广林和张氏躺在床上。
张氏:“你们赵家这回真是祖坟上冒青烟了。”
赵广林不明白:“咋了?”
张氏:“今天上午筱凌说明天起教青彦和清清认字!”
赵广林一个骨碌翻坐起来,“她会认字?”
张氏:“怎么不会,她爹可是秀才!”
赵广林想了想,也有道理。“她为何说要教他们认字?”
张氏:“她说了好大一通话,我没听懂。你管她呢?!有人教你孩子认字还不好?还不花银子!”
赵广林:“好好好,太好了,就是太好了我才我有点不敢相信。”
这边赵氏也把这件事告诉了赵青川,同样,赵青川也有点不敢相信。
赵青川和赵青山也是认得一些字的,他们爷爷以前在大户人家当小厮,跟那户小少爷年纪一般大,就当了他的书童,跟着学了一些。后来爷爷做工的那家得罪了高人,落魄了,就遣散了所有的下人,爷爷才回了村子。赵青川和赵青山都跟着他学过认字,但是这个年代人都不长命,没学多久爷爷就死了。
第二日一早叶筱凌就起床了,吃过早饭拉着赵青彦和赵青清学认字。家里没有纸笔,他们只能一人拿个小木棍在地上划拉。反正也不去参加科举,会认会写就行,至于字体好不好看不在叶筱凌的考虑范围内。
这时候纸笔都是非常昂贵的,一般的人家就算勉强凑个束修也供不起读书的笔墨纸砚消耗。可以说教育资源都是掌握在上层人士手中,就连县令的儿子也只能算的上是后世常说寒门贵子中的寒门,当然也有真正的贫寒学子,但那是极少极少的。
就这样上午上上课,下午跟孩子们玩玩游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叶筱凌过得潇洒又惬意。虽然张氏对她不做饭也不洗衣有点不满,但看在她教赵青彦和赵青清认字的份儿上也就算了。
张氏还偷偷问过赵青卓叶筱凌教的对不对,怕她就是不想干活说识字糊弄他们的。赵青卓在旁边看了一会,跟张氏说叶筱凌确实是识字的,教的也很用心这才放下心来。
赵青山已经上山十二日了,这次上山运气不错,抓到了一只小鹿,两只野鸡,还逮了两窝兔子。这天一早赵青山就背上野鸡和兔子,牵着小鹿往家赶。
东西多了脚程要慢一些,小鹿腿被抓的时候也受了点伤走不快。张青山走了两个半时辰才下山,远远就看见叶筱凌在陪孩子们跳房子。
看到叶筱凌的那一刻,张青山心里闪过一丝悸动,升起一些满足,好像空荡荡的心突然被填满了。
“哥哥回来啦!”正在玩游戏的赵青彦突然看到赵青山了,甩下小伙伴们就朝哥哥跑过去。
叶筱凌听到之后朝村口望去,站在路边慢慢等着他们走过来。
赵青山走到叶筱凌面前站定,露出个有点憨的笑容:“我回来了。”
叶筱凌看着他,感觉黑了一点也瘦了一点,想必在山上也没少吃苦,也微微一笑,点点头:“嗯。走吧,一起回去。”
叶筱凌想帮他把背上的背篓取下来,赵青山不让:“我背着就好。”叶筱凌也没再说什么,默默的走在旁边。
赵青山想跟她说点什么,又不知道说啥,也只好默默的走路,心里有点微微发紧。
叶筱凌:“这次上山抓到什么了?”
赵青山稍稍松了一口气:“两只野鸡,两窝兔子,还有一只小鹿。”
叶筱凌:“能卖多少钱?”
赵青山:“野鸡和兔子不值钱,野鸡三十文,兔子四十文,小鹿约莫三四十两。”
叶筱凌对这个世界的物价不了解,于是问道:“粮价多少?”
赵青山:“80文一石”
叶筱凌是理科生,对古代的计量单位也不清楚,可能学过也早都忘了:“一石是多少斤?”
赵青山转过头看叶筱凌,心想难道她真的失忆了?皱了皱眉,答道:“一百二十斤。”叶筱凌大概在心里算了一下,搞清楚这些猎物的价值。
马上就到秋收了,赵广林、赵青川和赵青卓都下地干活了,赵氏在洗衣服,张氏在给赵青彦补裤子,昨天出去乱跑把唯二的裤子挂烂了,张氏心疼死了。
看见赵青山回来了,张氏和赵氏赶紧迎了上来。
“回来了?快给娘看看,没受伤吧?”张氏拉着赵青山转了一圈,仔细的打量了一遍。
赵青山冲着张氏露出个笑来:“娘,没受伤,好着呢。”
“青山,你想吃啥我去给你做去。”赵青山回来的晚,家里都吃过午饭了。
“都行,谢谢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