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淮音(12)(2 / 2)
可没有一个地仙,去过九天。
皆只留一脉精元在银杏树下,
其余的...
便消散在这世间。
奉安,便继余悠之后,
做了那新一任地仙。
他试图努力过,留住不周山里修炼成形想要去世间走上一遭的精灵,
可效果,却微乎其微。
银杏婆婆说,万事皆有因果。
凡人寿数不够百年,都会为了一时新奇,离家百里。
何况是千百年寿数的精灵呢。
也有精灵愿意留下,比如黄精。
不周山上灵气丰盈,黄精很快修炼成形,特意凝了人形,
每日与奉安作伴,
可时日久了,不周山上灵力高强的精灵愈来愈多,
灵物晋升之时的霞光则越来越盛,
山下窥探之人,便蠢蠢欲动。
银杏婆婆说,余悠耗尽毕生修为,也不过是拦下了一方宗门。
若是不周山上的灵物足到这世间宗门眼红,
便是十个余悠,都拦不下的。
况且奉安修为尚浅,这不周山上尚未凝形的弱小精灵实在太多,再经不起荼毒。
所以,以灵虎为首,许多灵力高深的精灵们,
纷纷出了山。
奉安可以清晰的感觉到,
灵物们走的越多,山下那方势力,便越少。
后来,黄精来与奉安辞行。
黄精说,自己在这不周山上耗了百十年,
实在无趣,
听说凡间很是热闹,
怎么说也要出去见识一番不是?
话毕,拍了拍奉安的肩膀,让奉安等他回来给他带酒喝。
奉安站在山口出,看着黄精离开的方向,
看了很久。
直等了很多,很多年后,
灵虎没有回来,
滕树没有回来,
熊精没有回来,
麋鹿没有回来,
还有那个说要带酒给奉安喝的黄精,也没有回来。
奉安不再朝着山下观望,习惯了一个人,
也习惯了独来独往。
不再与精灵相伴,
不交心,便不会因为老朋友的无影无踪而失落。
那个腼腆又开朗的少年,
后来变得不苟言笑,不再与精灵攀谈,
月圆之夜,独自一人修炼吐纳。
整日巡山,踱路,
在众精灵不曾发觉之时,默默赶走那些灵贼。
-----------------------------------------------------------------
“你当时被不知情的凡人砍走,也是奉安招了梦灵,以雀鸟相送,入了那凡人的梦,几经周折,将你带了回来。”银杏婆婆叹了口气。
淮音沉默着听完,只问道:“奉安,也留了精元吗?”
银杏婆婆点头,挥开了满地金色的银杏落叶。
几十颗精元整整齐齐的摆在那里。
最后一颗,闪着温润的湖蓝光芒,
那便是奉安留在这世间最后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