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维迪奇(2 / 2)
“如果是他的话,我倒是觉得没什么可惊讶的,”李维说道,“头儿一定是看出了维迪奇的实力。”
“没错!”安迪在桌子上拍了一下,吓了众人一跳,“内曼贾的实力,绝对不比里奥差,他怎么会窝在莫斯科那种地方呢?”
安迪口中的里奥,自然就是当年利兹联的头号中卫——里奥·费迪南德。
现年26岁的费迪南德,已经是有实力角逐世一卫的存在了,但李维很清楚,安迪并没有夸大,后来成为费迪南德最佳拍档的维迪奇,实力绝不逊色于前者。
所以,安迪能签下他,而且成功鼓动他转会,着实让李维惊讶不已。
李维给他的名单里,排名的顺序其实是有讲究的,排在第一位的,通常都是日后成就最高的,但同时也是李维认为签下的难度最高的,就比如在法国的名单里,排在第一位的就是里贝里。
至于俄超,李维有印象的球星不多,排在第一位的自然是此时效力于俄超传统豪门莫斯科斯巴达的维迪奇。
不过他对此并不抱什么希望,因为维迪奇眼下已经23岁了,想必是成名已久了,签下的难度一定不低;倒是在维迪奇之后的几人,阿尔沙文、阿金费耶夫、帕夫柳琴科、斯科特尔,在李维看来,才比较有把握。
但事实却与他预料的恰恰相反,阿尔沙文已经是圣彼得堡泽尼特的头号球星了,19岁的阿金费耶夫早在两年前就已经为莫斯科中央陆军一线队首发过,是队中最重视的青年天才,帕夫柳琴科、斯科特尔在各自队中也都已经崭露头角。
而且前三人都是俄罗斯本地人,也无意更换本土以外的经纪人,斯科特尔今年刚刚转会,也无意改换门庭。
反倒是维迪奇,虽然他是以打破俄超后卫转会费纪录的身价来到莫斯科斯巴达,但因为伤病、不适应等原因,首个赛季过得并不算愉快,所以才与安迪·格雷一拍即合,解雇了自己的经纪人转投安迪麾下,毕竟后者可是许诺要推荐他去五大联赛的。
不得不说,李维和安迪这一回真是走了狗屎运,如果晚上半年,到了下个赛季(俄超是春季开始新赛季),维迪奇就会成为队中的绝对后防核心,而且很快就会被弗格森看中。
到时候,别说美因茨和克洛普了,就算只是安迪想当他经纪人,怕是都不可能成功了。
……
“真的是好消息啊!”李维由衷说道,他知道维迪奇当初转会曼联也不过才花了700万英镑,眼下身价只会更低,哪怕是美因茨也绝对负担得起。
而有了他的加盟,美因茨原本最孱弱的一环,立马就鸟枪换炮了,这怎能不让他高兴呢?
当然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即使成行,恐怕维迪奇加盟也要等到冬歇期,也就是俄超的休赛期了。
“是啊!我提议为了这个好消息,干一杯!”安迪举起了手中的酒杯。
李维和吉鲁自然举杯相贺,苏克则完全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仍是心无旁骛地和晚饭奋战,好在三人都清楚他的德性,也不去管他。
一席下来,自是宾主尽欢。
尤其是李维,想到今天吉鲁和苏克都试训成功,安迪又签下了维迪奇,让他不由感叹:
今天实在是个好日子啊!
这个时候,他已经完全忘了,自己今天在新闻发布会上,究竟惹了怎样一个大麻烦了。
但遗憾的是,施内林格不会忘,整个德国的媒体,都不会忘。
※※※※※※
就在第二天训练结束后,李维就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大堆的记者堵在了布伦希维格训练基地的门口,目标,正是李维。
“李,能说说你和拜仁慕尼黑之间有什么仇怨吗?”
“是什么给了你信心,李?神秘的东方巫术吗?”
“李,你对巴拉克怎么看?你觉得你的实力强过他吗?”
……
诸如此类的提问不断在李维耳边响起,话筒、录音笔频频被递到他面前,甚至有那靠得近的,几乎要把话筒插到他嘴里了。
而这还算好的,更疯狂的是那些球迷。
要知道,作为德甲第一豪门,拜仁慕尼黑在德国各处的拥趸可都是为数不少的。尤其在美因茨这种长年只有一支德乙球队的地方,很多球迷都把拜仁作为支持的第二主队,除了美因茨俱乐部,和距离最近的法兰克福俱乐部以外,拜仁在这里的支持率几乎能排到第三了。
而在这些拜仁球迷看来,李维的言行,无疑是赤裸裸的挑衅!
这怎么可以忍?
“无知的小子,等着被血洗吧!”
“你就算把脑袋当做马桶献出来,也救不了自己了!”
“来,吃爸爸的大*,爸爸也许能让你在王座下面玩一会儿!”
……
言语攻击还算好的,更槽糕的是,不断有打火机、易拉罐、水杯等杂物扔向李维,这阵仗,几乎可以跟最火爆的德比氛围相比了。
当然,如果是死敌之间,这样的谩骂和攻击并不算罕见,但大多是发生在球迷之间,很少波及到球员本身。
不过,显然这一次美因茨的球迷都选择了观望,一方面拜仁慕尼黑本就不是他们的死敌,另一方面,对于这个首次见面就大放厥词的新援,他们心里显然也在打鼓——这货到底是真有本事还是缺心眼啊?
这样一来,没有了球迷冲在第一线,李维就不得不亲身感受拜仁球迷的“问候”了。
李维感觉自己现在的处境,如果用一句诗形容,大概就是“敌军围困千万重,我自岿然不动。”
啊不对,不能不动,再不动他就要被口水淹死了。
克洛普此时在基地内看到了这一幕,他摇了摇头,显然李维加盟第二天就闹成这样,让他有些无语,但不管怎么说,李维毕竟是他看重的球员,就算要惩罚,也是球队关起门来内部操作的事,在外人面前,他还是要护犊子的。
这样想着,克洛普便准备出门替李维解围。
但就在这个时候,李维展现出了他独特的应对技巧。
一个字,跑!
于是,在美因茨的大街上出现了这样一幕奇景——
一个黄皮肤黑头发的少年一马当先跑在最前面,后头跟着一群把西装革履跑成衣衫不整的记者,和一帮子上气不接下气的球迷。
看到这一幕,克洛普先是楞了一下,接着忍不住笑了起来,他也实在是乐得看这群记者们吃瘪。
不过很快他就又摇了摇头:
李啊,你跑得了一时,能跑得了一世吗?
你惹的麻烦,可不止是眼前这一点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