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告别时刻(2 / 2)
离别的情绪一起来,人就难免有些食不知味了,到了后来,也不知道是谁提议,簇拥在一起的小球员们,齐声唱起了利兹联的队歌——《MarchingOnTogether》。
也幸好这是在他们自己的地盘上,否则不知道要被投诉多少次了。
只是在这嘶吼着的歌声中,李维的脑海里响起的却是另一首曲子:
“明天我要离开,”
“熟悉的地方和你。”
“要分离,”
“我眼泪就掉下去。”
“我会牢牢记住你的脸,”
“我会珍惜你给的思念,”
“这些日子在我心中,”
“永远都不会抹去。”
“我不能答应你,”
“我是否会再回来。”
“不回头,”
“不回头的走下去。”
前路艰难,身不由己,自己必须不回头地走下去。
也只能,不回头地走下去吧。
……
月上中天,小球员们才算散了伙,三三两两地从饭店里出来。不少小球员走路都已经歪歪斜斜的了,像李维这样还算清醒的,就不得不各自搀扶起一个走不动道的。
李维搀着醉得最厉害的史密斯走在球员队伍的最后,而大卫,则还在他们后面。
望着李维和史密斯的背影,他有些茫然。
两代利兹青年队的领袖,如今都要走了,他们还能有回来的那天么?
他不知道,但他希望能看到那天。
“哎!”他下意识地喊了一声。
“嗯?”李维回过头来,看着大卫,“还有什么事吗,头儿?”
大卫看了他一眼,却又很快躲开了他的目光,想了一会儿,才摆了摆手:
“没什么,去吧。”
李维虽然有些莫名其妙,但还是扶着史密斯走远了。
大卫却停在了原地。
刚才的欲言又止,是他还想出言挽留,但话到嘴边,终于还是忍住了。
有什么意义呢?
现在的利兹联,已经配不上两个前途无量的年轻人了。
自己真正能做的,真正该做的,也许应该是努力让它配得上李和阿兰吧。
看着李维和史密斯的背影消失在长街尽头,他终于长长叹了一口气。
※※※※※※
接下来的几天里,俱乐部官方开始陆续公布队内球员的转会新闻,而阿兰·史密斯以900万英镑转会曼联,成了重磅炸弹。
在这条新闻的掩护下,罗宾逊、米尔纳、列农等人的转会都没有引起什么波澜,更不用说青年队的李维等人了。
所以我们的主角倒也不需要担心被利兹球迷记恨上。
至于阿兰·史密斯,他的处境倒是比原本的历史上要好一些。虽然仍有一些不明真相的球迷,公然把他称为“犹大”,甚至有焚烧史密斯球衣的过激举动。
但总体上来说,绝大多数的利兹球迷还是保持了理智。
这某种程度上得益于青年队本赛季的惊艳表现,多少缓和了球迷心中的怒火,而更重要的是,史密斯在《约克郡邮报》上发表了一篇长文,既明确说了球队很需要这笔转会费来清还债务,也坦诚地告知了自己的想法。
这瞬间平息了大部分利兹球迷的怒火,毕竟这是他们第一次看到有这样的大球星,像是交心的朋友一样把整条心路都剖析给他们看。
而且,降级队与欧冠队伍,世界上最伟大主教练的邀约,设身处地的想一想,难道换做自己就真的能拒绝吗?
接下来,埃迪·格雷、大卫·奥莱利、彼得·洛里默等球队功勋也都纷纷站出来为他说话,尤其是充当球迷与董事会联络官的洛里默,明确点出了俱乐部急需这笔进项的窘境,同时还爆出了史密斯放弃自己五年合约补偿金的情况。
到了这时,除了最极端最不理智的球迷以外,大多数利兹球迷都已经原谅了阿兰·史密斯。
……
不过,作为指点了史密斯这一番公关操作的真正幕后功臣,李维却已经没有什么心思关注这些消息了。
他已经买了5月28日飞往上海的机票,在利兹的时间,已经进入最后两天的倒计时了。
颜若已经先他一步回国,除了回总部述职以外,一定程度上他也算兼任了李维在国内半个经纪人的职责,负责先期沟通一些访谈和代言的事宜。
而李维之所以没有与颜若同行,是因为他在这里,还有未尽的事情。
5月27日,也就是李维回国的前一天下午,他坐上了前往比斯顿的公交。
从韦瑟比到比斯顿的这一段路程,在过往的一年多里,他已经走了无数次了,甚至道路两旁的灌木与草坪,在他脑海里都已经变成难以忘却的画面了。
而这一次,大约真的是最后一次踏足这段路程了。
午后的阳光正好,天空中不见了云朵的踪迹,满目只有耀眼的蓝,让李维想起了重生那一天的比斯顿。
推开比利酒吧的大门,眼前的场景让他恍惚了一下。
满头花白的约翰老板,还是穿着他那身浆洗的已经快要看不出颜色的运动服,站在吧台后面,默默擦拭着他的玻璃杯;
吧台前,坐着一个穿着白色利兹训练服,身材瘦削,眼神锐利如鹰隼一般的老人,挨着老人的,则是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仿佛是那位老人小一号的版本。
试训成功后的那天,就是这样吧?
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毫无区别。
难道自己又穿越了?
李维甚至退出来,拿手机确认了一下日期,是2004年5月27日没错,这才让他放下心来。
但相似的场景,还是勾起了他的回忆,李维想起了那天,自己怀着感激、兴奋,还有对于新生活的憧憬,踏入了这扇门,从此开启了自己在利兹的新生。
而现在呢?
有离愁,有哀伤,有志得意满,有忐忑不安,但仍旧怀着那份对新生活的向往。
初心不改,岁月无殇。
李维再次踏进了这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