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琅琊郡扩军(2 / 2)
只是苦了老丈人司马熙,嘴里直叫苦。
他本来要赶走皇帝,现在弄一个常驻行宫,这怎么得了?
可是刘玄手里有兵,他只能在钱上做手脚,让各大豪族,不要配合皇帝做生意,断他军费。
刘玄不怕他,短期内的现金流短缺,可以用聚宝盆里的钱供应,关键是想办法获得独立的经济收入。
他选出5万的“黑巾军”,封锁琅琊到雍州的边界,严抓私盐贩。
把2500万皇属军的盐、铁供给,变为皇帝私营。
琅琊郡的钱从哪儿来的呢?
主要是盐、铁之利,港口之便,还有琅琊人的经商头脑。
司马熙要挟商自重,刘玄就以利驭人。
你们要挣钱,就来淄水城,和“黑巾军”谈生意,拿到官方的盐引、船只停靠文件再说。
这就是和琅玡王打擂台了。
刘玄跟他耗了一个月,司马熙二度来求和。
希望能统筹管理琅琊郡内的盐、铁生意,有了利润,一半充作军费,一半用来稳定经济。
“73开,七成是你的,剩下三成,充做军费,但朕要跟你做笔交易。”
这话一入耳,司马熙情知不妙。
“皇帝又要整什么幺蛾子?”
他不会打仗,却是个很专业的后勤专家,精通生意的豪门望族,狐疑之后,就开始了谈判。
刘玄要他出300万两银子,和自己手里的200万两,组成天使投资,给拓跋辩二次创业。
司马熙那边,有送钱的路子,直接给钱就行了。
“不动手,拼的是脑子,不流血。”
“有了钱和朕的圣旨,就能收复并州。”
司马熙布满皱纹的脸上突然焕发光彩,补充一句:
“等中山王上任后,再整顿吏治,把钱收回来?”
刘玄就是这个意思,拓跋辩当了十九年的中山王,根基深厚,重新收买并州官吏就行了。
司马熙很快恢复平静,找理由推脱了。
但是皇帝要是先掏钱,有了进展的话,他愿意跟投。
他这么谨慎,刘玄只好先给了他100万银两,把并州的门,先砸开,他要南下了。
千言万语,没“南下”这两个字重要。
“皇帝终于要走了。”
司马熙暗自窃喜,办事也麻利起来。
刘玄把雍州皇属军的盐、铁专营,拱手送给了老丈人,但他扣下了琅琊北边的几个产盐地和产铁地,低价提供盐铁给北边5镇的百姓,以此稳定民心。
不过厘金还是要继续收的,弥补军费支出。
九月十五的时候,铁甲军已经上任,北境总算稳定了下来。
崔甲的琅琊军也弄得有声有色,不断壮大起来。
刘玄可以放心走了,如果继续留在这里,只怕崔甲也要嫌弃了。
他用心伺候完颜胜男几日后,安排她去新曲关,顺便送窦琪瑛、萧铃儿回宫。
刘玄不会再动她们家族的利益了,不用像摄像头一样盯着。
他要南下了,打算用花钱消灾的办法,扶扶拓跋辩上位,以免生灵涂炭,给拓跋渊能迷途知返的机会。
九月底的时候,司马熙打点完毕,将并州的北门户伏牛关撬开了,收买了他们的守将,愿意喜迎王师。
和这个消息一同送达的,还有冯宝宝的信件。
大商朝,难得的丰收,称赞皇帝,是他广施仁政的结果啊!
看到中间的时候,刘玄的嘴角也不自觉上扬,拓跋伽罗递酒过来,极为温和。
两个月的相处,已经褪去了娇气,学会粘着皇帝了。
用心服侍,希望军队早点南下,扶她父亲重新上位!
但随即,刘玄像是看到了什么,把手里的酒杯,狠狠往地上一扔,大骂:
“TM的奸臣,敢杀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