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发现橡胶(2 / 2)
沟渠每隔二十米,还挖了深坑,用于储水,天旱时缺水的问题也解决了。沟渠、深坑都是用水泥淌过的,就不怕储存的水通过泥土浸走。
西苗王和贵族们已经对杨玉很信任,有样学样的也在地里挖渠、挖坑,水泥自然是找林三公子购买的,林三公子又趁机赚了笔。
当然他没算计西苗王的粮食,同样是用当地人认为不值钱的矿产支付。
沟渠修好后,西苗王还向林三公子预订了大量水泥,准备接着杨玉修的水泥路尽头,把第一座山头到大寨广场的路也修成五米宽的水泥路。
西苗王非常感激林三公子和杨玉帮他解决了灾后缺粮的问题,并且教会了西苗人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西苗人的生存能斩大大提升。
他已经真心把林三公子和杨玉当做了西苗人的大恩人。现在在西苗王的心中,林三公子和杨玉的地位比林相国还要高。
在卖水泥收到的货款中,有一样物品引起了杨玉和林三公子的注意。眼前是一块块软软的黄色半透明状物品,西苗王说这叫橡胶,是一个贵族偶然去西雄山南边的海岛带回来的。
杨玉从汽车刚生产出来时为了减震,就想过要给铁车轮套上轮胎,奈何清溪没有生产轮胎的橡胶。后来用皮革包裹车轮,作为替代品,但磨损很大,效果也不太好。
现在发现了橡胶,她脑子里第一个想的就是做汽车轮胎。林三公子当然也不会反对,只是橡胶做轮胎还需要炭化,杨玉对这一块知识并不懂,林三公子说他可以试试。
杨家现在汽车数量不少,已经有十多辆了,需要在的轮胎也多。但收来的橡胶并不多,只有十多块,而且试验的时候还要消耗。
于是林三公子找到西苗王,提出要收购西苗人手里所有的橡胶。因为橡胶不是西雄山的特产,所以并不是所有人手里都有,只有少数几位去过海岛的贵族手里有一些。
西雄山南边的海岛,名议上也是夏商国的版图,但也像西雄山一样被南苗人盘踞。西苗王对林三公子说,他与南苗王多少有些交情,可以给他引介。
杨玉答应西苗王,等到大寨的水泥路修好了,可以送一辆汽车给他作为谢礼。对于这个谢礼西苗王很是期盼,所以派了阿吉随林家的人去找南苗王谈橡胶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