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郭平康带文洁回家(2 / 2)
虽说是刚过完年,可郭赵氏家中压根儿就没有荤腥,郭王氏今年是在郭仁保家过的年,所以郭仁爱也没去割点肉,婆姨汉两人蒸了几个黄米馍馍吃了,就算是过好年了,如今能分肉,让男人吃点荤腥,郭赵氏自然不会放过这样好的机会,便道:“我也正犹豫呢,说来讨讨你的主意。”
郭高氏道:“今年轮上咱庄排练秧歌了,几年也就这一次,身哈也没事做,饭就让他们兄弟两给我们也做几天。”
郭仁保边搓麻绳边道:“你去你的,我做不了也有平宇娃了,”郭高氏没有搭理郭仁保,想当年她们妯娌两个也是庄里的两朵花了,况且有郭常易组织,他是个能歌善舞的人,陕北民歌没有他不会的,只要你提个名儿,他就可以给你吼上几嗓子,用心排列,也不失面子。
自此,郭仁爱在家中照看牲口,为排练秧歌的婆姨做饭洗碗,余下的时间编些筐子,扎几把扫帚,拿到紫杉乡,可以在店铺里换些挂面,做鞋子的邦面儿,生活虽然苦,但郭仁爱认为,一家人只要团结,劲儿往一处使,他们家的难,总是能过去的,现在的社会,只要能吃苦,就有翻身的机会,要不是那一屁股的驴打滚儿帐,依他郭仁爱的勤劳,肯定能过两天舒畅日子。
这日,人们都在场梁(平时打谷子的地方)上排练着秧歌儿,郭平宇突然窜入人群,拉着郭高氏喊道:“我大哥回来了,”说罢,便指着远处的山。
郭高氏将手搭在额头, 仔细望着,望了半天也认不出是郭平康,以为是郭平宇说胡话,也没搭理,继续进入队伍里,拿着扇子扭着,郭平宇见母亲不理自己,又跑到郭赵氏面前道:“二妈,真的是我大哥回来了。”
郭赵氏也将手搭在额头照着,像是平康娃,旁边还有个女娃了,她拉着郭高氏道:“大嫂,真的是平康娃回来了,旁边还跟着一个女娃了,”郭高氏的眼睛不好,见有两个小木桩在山那头不停的移动着,敢不是平康娃带着婆姨回来了吧,上了山坡,又被庄里的沟沟坎坎挡住了视线,郭高氏同郭赵氏也进了人群,拿着扇子继续排练着。
两场下来,郭常易也唱乏了,便叫众人坐下歇息一会儿再排,郭高氏不停的看向郭平康回来的方向,虽然她因儿子没通知自己便与外面的女人结了婚,但还是满怀期望的想要看看自己的新儿媳妇,等了半晌,也没见两人回来,排练又开始了,郭高氏不知足的站起身,拿着扇子站到队伍中,只听着郭平宇又道:“我大哥回来了。”
郭高氏转身看去,果然是平康娃回来了,大半年不见那老家亲娃娃,还怪是想念的,众人的目光一下子转向了另外一边,郭常易只好停下来,让大家再歇息几分钟,郭高氏从人群中跑出来,将手中的扇子放进筐子里道:“我今天请假,不排了,平康娃和他婆姨回来了,我去做饭。”
这时郭平康带着文洁也到了场梁上,骄傲的向大家介绍着自己的婆姨,所有人都恭喜着郭高氏,郭赵氏也细细打量着女娃,长得臀大体宽的,看上去是个能生养的,平康娃也是个有福气的,找哈这么好的婆姨,郭高氏口不应心的感谢着众人的道贺,虽然满足了她当婆婆的需要,但没给达妈说就是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