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鹤似飞玉京(2)(2 / 2)
正巧,主审官从一边路过,捡起了我的卷子,审阅过后,定论道:“当为第一。”
但最终,这位主审官似乎怕我在贡院风头太盛,便只将我的名次定到了第三。
这位主审官未曾露面,有人说是首辅幸世邈,也有人说是四皇子谢清平。
我不好奇他到底是谁,我知道,他早晚会找上门来的——我无权无势,是最好的棋子,一定会被人挑中。
我期待来找我的人是首辅幸世邈,然而来的却是谢清平。
谢清平在一个我极其狼狈的时间出现——我手上正抱着一堆答应帮忙抄写的功课,摇摇晃晃,左右倾斜。
他帮我扶了一把,笑道:“大才子的手,怎么用来抄书赚钱呢?当写尽天下事才对。”
我一眼便看出他的装扮不是贡院学子,又见他满脸春风似的笑,便知他就是传闻中的笑面虎四皇子。
我连忙跪下:“殿下万、万安。”
“万安那是称陛下的,瞧你慌得不会说话了。”
谢清平将我扶起身,又帮我抱着书本回到了我的小屋,在门被打开的一瞬间,他赶紧捂住了鼻,险些就要吐出来。
那股腥臊恶臭气稍微散了些后,他才呼了口气,问我:“你就住这里?”
“是...平时夏天我会睡在门外石砖上。”
“有人刻意欺辱你?”
“不算。”
没有比这更拙劣的谎言了,但谢清平并不戳破,而是用他的扇子冲我的脸扇了扇风,笑道:“知道我为什么找你吗?”
谢清平的眼神让我想起伺机待发的蛇,怎么笑都掩不去其中的阴毒。
我与他对视:“知道。”
“离春闱还有两年,你若能投我门下,这苦日子就结束了。”谢清平合上扇,指了指我那恶臭不堪的小屋。
这是官场上常用的拉拢之术,在春闱前便先挑选看对眼的学子,然后会有人在判卷时给出高分。
世家贵族之所以垄断官场,靠的就是这一套。
我要投到谢清平门下吗?他的风评极差,心狠手辣、视人命如草芥,只要能邀功媚上,他什么都敢做,什么都肯做。
...如果来找我的人,是幸世邈就好了。
谢清平见我犹豫,神情更柔了几分,语气戏谑:“别指望那位首辅大人会来拉拢你了,他不搞这套的。这贡院学子几百人,你可听闻谁曾见过幸相一面?”
“我没猜错的话,伏公子出身寒门,你就不想早点回报父母?”
此话一出,我脑中立马浮现出了我父母枯黄的脸,干裂的手...令人不忍直视的白发。
我抬头看向谢清平,问:“殿下是什么意思?”
谢清平再次将扇子甩来,笑道:“让伏公子飞黄腾达的意思。你也不需为我做什么,待将来金榜题名了,回报我便是。在此之前,我负责你在京中求学的一切花销,额外再往你家送银钱。”
“再就是,是张琦玉向我引荐的你。他怕伤你自尊,故不露面,你知道后也不要与他明说。”
我没有理由不答应谢清平的招揽。
在那天晚上,我收下了一袋沉甸甸的金银——那是我阿爹阿娘种一辈子田都换不来的。
之后我在贡院中甚少被欺负,夫子们也变得很友善,大概是因为谢清平冲他们都打了招呼。
阿爹阿娘收了谢清平的钱,生活蒸蒸日上,为我在京中得贵人赏识感到高兴。
白拿谢清平的钱,我受之有愧...更重要的是,我怕他哪天觉得我一无是处,便弃了我...我再次摔到地上。
在一次他的近侍送来银钱时,我将一封信交给那近侍,对他说:“劳请转答殿下,在下会写青词。”
谢清平邀功媚上,日日与谢常共同修道,既是修道,那便得写青词祭天。
青词对文采要求极高,据说在此之前为谢常写青词的一共有两人,一是前首辅夏宁,二是当今首辅幸世邈...但自从他有尾大不掉之势后,便不再迎合谢常的喜恶,再也没呈过青词。
我的第一封青词经谢清平呈给谢常后,他看了一眼便扔了。
第二封也是一样的下场,但谢清平令人多送了钱来,我知道这是他在鼓励我再进一步。
第三封,第四封...第六封时,终于得到了谢常的认可,我伏鹤十年苦学的文墨功底化作溜须拍马的遣词造句,如我所愿地被扔进了炼丹炉中烧成飞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