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战事稍歇(1)(1 / 2)
从齐京快马到蓟州约莫三日,靳微跑死了两匹马,用了两日便到了。
他拿着谢清晏的手书通行无阻,按谢清晏的指示先去了蓟州都督府,拜见武阳候陆康。
陆康年事已高,自然不必亲自上阵杀敌,只需躺在太师椅上,听手下兵将汇报,再加以指点。
照理说,一个全身躺进土坑里就差没埋的糟老头子是不配有这么高的权势的,但是靳微心中却明白,被陆康短短几月收服的兵将都是曾经陆家军的老人,饮水思源之情人皆有之。
他在一边静静地候着,眼观鼻鼻观心,听陆康指点边防,许久以后才听到陆康唤他:
“后生,待会去幸世邈那厮那里时,有情报可讲了吧。”
靳微明白这是试探,便拱拱手,笑道:“侯爷说这话,是因不知晚辈是谁。”
“说说看。”
“家父是兵部左侍郎,舍妹名靳渺。早在一月前,礼部就已拟旨将舍妹定为太子妃,太子殿下冠礼后完婚。”
闻言,陆康的神情才柔和了些。
“殿下遣你来拜老夫,有何事?”
靳微从怀中掏出一封信,是谢清晏的手书,上面盖了太子印。
打开看,不过三字——且宽心。
谢清晏之所以封住齐京中的消息,是不愿扰乱前线兵将军心。可瞒得住下面,瞒不住幸世邈与陆康。
如此,便只能挑明立场,将决心放在明面上。
“听闻殿下,以京卫拒‘伪诏’军入城?”陆康问道。
靳微鞠身,神色正了正,回道:“确有此事,殿下着实害怕陛下在此时行不义之举。”
“后方安定,殿下料理一切周全,还请侯爷以大局为重,先攘外敌...再清宇内。”
陆康浑浊的眼却闪出精明的光,心中默默盘算着靳微所言。
齐京周边所能调来勤王的军队约莫二十万,且是良莠不齐的地方军队,且齐京中的宫卫仅仅六万,两者相加统共不过不到三十万之数。
而幸世邈留给谢清晏的京卫三十六营,齐京内外周边能马上调动的精锐就已有近二十万。
也就是说,谢清晏要反的话,哪怕他不驰援,也有七成把握。
靳微也在琢磨着他的心思,便又补了一句:“殿下是顾及侯爷在前线的安危,不愿铤而走险,里应外合才是万无一失的好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