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义诊台(2 / 2)
阮芷秋一早也去了北郊,云安郡主原本还有些担心,但觉得她是为民做事,就多派了几个侍卫护着她,也就由得她去了。
北郊流民不少,除了义诊台,还有不少世家与商户,在附近设了粥棚,每日定点施粥。朝廷则主要负责安顿流民,搭建简易的木草棚供大家居住,户部将流民等领头人喊出来,每个人都一一登记在册,连途中伤亡也不能遗漏。
阮芷秋到的时候,刚好听到两个抱着孩子的妇人感叹。
“还是京城还,也不怪我们当家的一心往京城奔。店州死了那么多人都无人管,我们才来京城一日,住的地方都快安排好了。”
住户是先紧着老弱妇孺,青壮男人延后且自发的加入到重建的队伍里。
另一位妇人看起来有些憔悴:“是啊,不过我瞧着那义诊台里的大夫,怎么是个小姑娘?也不知能不能治好我婆母的病,听说十里亭那儿的大夫是个年长的,看着就有本事,若我们开始去那儿就好。”
同伴劝道:“若没有一点本事,也不敢来抛头露面。再说了,你婆母只是一点发热,应当不打紧。”
阮芷秋抬头打量两位妇人旁边的老妪,那老妪眼神有些浑浊,时不时咳嗽两声,并不频繁,看起来并不算很严重。
只是她面色潮红,呼吸有些急促。
店州地动致那么多人无家可归,那边的官府动作太慢,才让诸多百姓流窜出来。这些百姓没有物资,拖家带口行了数日赶到这里,基本的温饱都无法解决,所以感染风寒的人不少,今日设了义诊台,过来瞧看拿药的,也多是此症。
故而老妪的咳嗽,并没有引起多大关注。
阮芷秋迟疑片刻,走上前问:“敢问这位老婆婆,咳嗽了多少时日?”
虽则今日她为了方便,穿着简单也没戴几样首饰,但毕竟再平常的衣服,对于平头百姓来说都是华贵的。故而周围的人见了她,也都十分恭敬。
老妪的儿媳连忙答话:“有些时日了,这几日赶路辛苦,婆母未曾歇息好,严重起来还有些发热。”
“店州地动之前,便有咳嗽了?”
老妪点点头:“是,快有一个月了,之前也就是夜晚咳嗽厉害些,不打紧。”
阮芷秋跟着问:“可有胸闷气短,浑身无力的症状?”
“小姐家中也有人一样的病症吗?”老妪掩唇又咳嗽两声,摆手道,“最近也没歇息好,不打紧。”
这老妪一边说话,一边捂着嘴,生怕咳嗽声大了遭人烦,而且口口声声都是不打紧,好似生怕给人添了麻烦。
阮芷秋眉头皱起,让沐儿取出帕子递给她:“老婆婆请将口鼻处捂住,且随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