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2 / 2)
其他两万多人,全部被这些愤怒的将士们杀死了。
由于这支军队的总管、司马和各位将军都殉国了,连个可以直接上奏折的人都没有了。
那个果毅都尉级别太低,再加上对这方面的规矩也不懂,因此他们就没有往长安送回消息。
他们只是按照原定计划,开始朝吐蕃深处前进。
一路上,这些人让五千俘虏当做炮灰,让他们对自己的族人发起进攻,不听话的就直接处死。
这些吐蕃人已经被他们打怕了,为了可以活命,他们对自己族人无比凶狠残暴。
那种残暴程度,就像强拆现场,城管群殴商贩。
他们一路向前,裹挟的吐蕃人炮灰越来越多,死去的吐蕃人也不少。
直到在吐蕃都城不远处,遇到了其他三路大军的时候,他们已经有了两万吐蕃炮灰,共杀死近四万人。
当尉迟敬德、程咬金、李绩他们得知张亮死了,不由大吃一惊。
我的天,一路大军的总管,还有几个将军,竟然被吐蕃人杀了?
这事可闹大了。
要知道,张亮可是和陛下关系不一般啊。
当年陛下政变,张亮可是铁杆支持者,在当时那个事件中立下大功的人。
这要是让陛下知道了,还不知道会怎么生气。
可是这事也不能瞒着,不然就是欺君。
再说这事也瞒不住啊,大军回去,陛下总会知道的。
所以尉迟敬德、程咬金和李绩三人联手写了一封奏折,把张亮的死讯禀报给李世民。
他们又写了一封信,把所有的经过仔仔细细的写了上去。
包括张亮不按照原定计划,全速前进。
包括途中许大壮他们劝阻,张亮不听。
包括路遇吐蕃大军,许大壮他们前去阻击,张亮带人后退逃跑。
包括吐蕃人绕到后面,截住了大唐将士,张亮一个照面被吐蕃人干死。
包括大唐将士们,被吐蕃人杀了几千人。
包括后来许大壮他们带着人,对吐蕃人发起进攻,大唐将士们跟随着,击败了吐蕃大军。
当然,也有另外三路大军的一些消息和战果,也都写了上去。
然后派人快马加鞭,赶回长安送到李世民这里。
这就是李世民接到的的,吐蕃那边的消息。
他没想到,最强大突厥那边没事,吐谷浑那边也没事,却在最不起眼的吐蕃这里,大唐的军队翻车了。
李世民有些生气、愤怒。
他没想到,张亮竟然会不遵从命令,就那么直愣愣的冲上高原,害得大军全部被环境压倒了,得了高原反应,失去了战力。
而且还被吐蕃人突袭了,一万大军,伤亡近半。
要知道,就连灭了整个东突厥,有了孟南柯的亲卫帮忙,总共也不过伤亡两三千人。
可是张亮一个人,就害死了四千多大唐将士。
李世民有些怒火攻心的感觉,如果不是张亮已经死了,他都想把张亮碎尸万段了。
可是,他把这些消息传给朝廷大臣之后,还是忍下了怒火。
没办法,张亮毕竟已经死了,再怎么说,也是死在了疆场。
如果他现在再处理张亮,他也怕其他领兵的武将们寒心。
但是他这股怒气,总是要发泄出来的。
所以,那些吐蕃人,就倒霉了。
李世民直接传旨,命令尉迟敬德他们,除了战场杀死的吐蕃人,其他人全部打成奴隶,三代之内,不得从良。
至于三代以后,吐蕃人还能剩下多少,可以成为大唐的子民,就看他们的运气吧。
孟南柯也得知了吐蕃那边的消息,心底不由有些无语。
他为了减少大唐将士的伤亡,才专门派出去的亲卫小队和医疗队前去帮忙。
可是张亮竟然会不听劝告,把那些大唐将士,带进了死亡之路。
这个家伙因此也丢了性命,不过,真是死有余辜。
感叹完,他也只能接受这个现实。
好在,四路大军已经汇合,马上就要到吐蕃都城,吐蕃战场也快结束了。
解决完了吐蕃,大唐短期内的战略布局,就剩下倭国了。
过了两天,他向李世民请旨,说是要带着太子游历一番,让太子体验了解一点百姓的疾苦。
李世民一开始是不想同意的,而且这事如果被李纲和其他的老师们知道了,肯定也会反对。
太子身份贵重,怎么可以出宫到处乱跑?
万一出事了怎么办?
太子可是大唐的国本啊,千金之子,不入险地。
可是最后,他还是被孟南柯忽悠了一顿,答应下来。
孟南柯只是提醒李世民,你是马上打天下,知道民间疾苦,所以会善待百姓,所以现在的国策都对普通百姓很友好。
可是太子自幼就长在宫里,即使是出宫,也是前呼后拥。
每日吃着山珍海味,享受着奢侈的生活。
他不知道普通百姓过得如何,不知道普通百姓有什么要求诉求。
这样下去,如果太子日后成为大唐之主,很可能会被下面的人蒙蔽。
甚至万一有一天百姓出现灾荒饥荒,搞不好太子会说出何不食肉糜的话来。
他不知道百姓疾苦,主观上就会出现偏差,政策上就会有些失误,百姓就会受到伤害。
日积月累,百姓们就会对大唐、对朝廷、对未来的太子,失去信任,失去敬畏,积存怨气。
这是动摇国家稳定,危害大唐社稷的大事。
所以李世民最后答应了,并且还派出了这两年他收拢的一个武林高手,随同保护。
并且还再三叮嘱孟南柯,一定要保护好太子。
不是他不想让太子多带点人,而是孟南柯说了,这次是微服私访,一起的人手不宜过多。
最后,孟南柯带着十二个亲卫,再加上李承乾,和那个武林高手,一行十五人就出发了。
他带着太子李承乾,在洛南县微服私访,体验生活。
他们装扮成一个商队,住在洛南新建的一个客栈里。
吃过晚饭,坐在客栈大厅里,饮茶说话。
客栈老板在孟南柯的诱导下,和他们坐在一起,对他们讲起了洛南县故事。
老板和孟南柯还有小孩子的太子,坐在大厅里的火炉旁边。
然后从当年洛南县的马家,开始讲起洛南这些年的历史。